1)117.梅雨_六十年代春莺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莺跟老三一起住在金大叔家里,梅雨一直都在,断断续续的,一直在淅淅沥沥。

  黄莺拉着老三看这些吊脚楼,“三哥,你看看,这边全是生产瓷器的,每年车来车往的,全部运输到世界各地,我们中国的瓷器世界文明。”

  每一个中国人,提起china来,就很骄傲,大写的China是中国,小写的china就是瓷器的英文。

  “确实是很好了,而且每一件都很精美。”老三没有那么专业,可是也知道好东西就是好,这些出口的特别多,外国人喜欢来这里考察,神秘的东方不是。

  现在改革开放了,大家思想也开放了,很多大胆的想法都很勇敢去实践,老三看着吊脚楼下一堆一堆的瓷器,觉得大有商机。

  正好金大叔今天开窑,先取出试片来看,这个是样品,大家那时候不知道火候怎么样,但是总得找个对照物。

  就是试片,对照物,看着这个试片就知道里面的东西烧的到没到位。

  烧制的时候,可以是同样的东西,也可以是不同的,不同的位置火候不一样,可以夹杂着一起,都是很好的。

  很多人都等着拿东西,看看烧的好不好,还记得《青花瓷》那个电影吗,黄莺看的时候觉得很夸张。

  不就是一个瓷器,烧不出来怎么了,一窑口一窑口的出来前,到最后全给砸了,因为不成功,万件里面取一件至于吗?

  看着脚底下一堆一堆的瓷片,黄莺才算是见识了,烧的不好的,没有说是将就着用,或者是贱价卖出去,更不用说是坑蒙拐骗了,直接砸了。

  她时常感受到自己的卑微跟渺小,大国工匠精神,如果你不是苦心孤诣几十年,根本没有这种旷达大气。

  “三哥,你看,这个花生不是真的,是瓷做的,精美绝伦,以假乱真。”

  黄莺等进水冷却之后,拿出一个花生,跟正常花生一样大小,伸直能看到黄色的花生壳跟里面红色的包衣,但是真的是瓷器的。

  老三拿在手里比量,他也没注意这些,很多东西,都是我们自己没用,给了外国人的,一眼看过去就喜欢上了。

  “这是怎么做的呢,有这样的手艺,真的是少见的大拿了。”老三爱不释手,看着还有其他的东西,这一次烧的很成功,大家都把自己的东西拿回去,没有一个不好的,这就是金大叔的功夫。

  炉火一起彻夜不息,最起码一个星期不睡觉,看着老三喜欢,人家那老板直接给他了,“拿去玩吧,去北京了也给我们宣传宣传,这都是好东西了,可惜大家都不知道,老是觉得国外的好。”

  老三对着人家笑了笑,他一开始也觉得国外的很好,国外的手表,洗衣机,可是今天有不一样的感觉。老祖宗几千年的家底,难道比不上一个世纪的蒸汽机吗?

  “拿着吧,这边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