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毕业_六十年代春莺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嘿,迫不得已,姥姥你看故宫博物馆那时候南迁,那不是十几年,一百多万件东西,建国以后全回来了,没有少一件,这不是就靠我这样的人,能文能武才行。”

  这个说的是当年战乱的时候,文物南迁,就靠着那一点工作人员给办成了,在外面流浪了十多年,愣是没少一件。

  难道这中间没人抢,没人偷,没人起私心?可是还是都回来了,不就是靠着一股子民族精神支撑着。

  文物守护者,应该有自己的使命和担当,即使是一个平凡人,也要为了华夏文脉做一点事情。

  这就跟国难当头的时候一样,平时一个个又怂又傻,但是真到了那时候,黄莺觉得自己也能扛着机枪上战场。

  所以永远不要放弃自己,也不要小看自己,在某一个时刻,你会发现原来我他妈也是英雄。

  “小宝说的对,有些事情总得有一些人来做,不管过程方法如何,总得有人牺牲。”

  他现在是扶妻狂魔,不是马上就要结婚了,毕业典礼之后马上就是婚礼,选好日子了,准备今天汇报下。

  郎菊南是真的觉得孩子傻,傻不拉几的就凭着一股子劲。可是就是年轻人的这股子劲,人生才能充满意外和惊喜,

  如果不是一意孤行去景德镇,不会发现柴窑。如果不是带着东西独自北上,首都人民不会这么快见到这样的好东西。

  不要看对错,不要看代价与回报,黄莺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黄炜业是大家长,吃的差不多了,老三洗完碗擦擦手,看着桌子上泡了茶,北京人爱喝香片,黄莺就喜欢茉莉味的。

  拿起小茶壶来给黄莺倒上水,“看看这杯子怎么样,专门去景德镇定制了一套。”

  黄莺觉得一言难尽,釉上彩,故宫红的颜色,上面是石榴,太喜庆了,喝茶不是素净一点。

  拿起来合喝了一口,“茶挺好的,茶杯也很好。”

  老三这就满意了,他定了一套,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套,其余的是留着结婚用的。

  黄炜业看的够够的,“你们马上毕业了,到时候分配工作,你们什么打算啊,成家先立业。”

  老三打量着黄炜业的脸色,不知道是个什么意思,思量着到底怎么说,“其实学校分配的也挺好的,我自己做生意也挺好的,我还年轻,不知道怎么选择。”

  这人鬼精鬼精的,一下子把皮球踢给了黄炜业,弄明白老丈人什么意思,也能好办事。

  黄炜业有想法才问的,“我看做生意就很好,到时候我这边一大摊子都是留给你们的,这个来钱快,还自由。”

  不愿意孩子去上班,上班太辛苦了,拿的钱也都是死工资,黄炜业现在是想开了。

  “那就听您的,我也觉得这个主意好,什么时候不想赚钱了就不干了,多陪陪家人。”

  黄炜业更加高兴了,谁要他陪啊,不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