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0章 样品_重生之大建筑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研究,就花了二十万美元,如果所有机器都要重新进口的话,那成本就太高了。”周雅伦继续摇头。

  啥技术要用二十万美元?焦安杰都有点傻了,全淄博的水泥厂,每年花在技术更新上面的钱加起来怕是都不到这个数字的一半儿吧?

  曾广生的注意力却落在了机器全部要从日本进口上面,这件事儿要是成了,那咱们淄博岂不是要有一家放眼全国都能算得上先进的厂子了?那就更得早点想办法敲定合同了,要不然这么大一笔业务跑到上海去,那可就亏大了。

  “机器的事情我不太懂,不过路的问题好解决,咱们淄博自己就产水泥,只要您愿意合作,我现在就能安排人做好翻修拓宽道路的准备!”从水泥厂到火车站也没几公里路,市里咬咬牙还是能修下来的。

  “税务方面,我们会帮您争取最大的优惠幅度,您要是在引进机器设备后,资金有问题的话,我们也能帮您联系贷款,同样帮您争取到最优惠的利息!”他一出溜就把优惠条件全都说了出来。

  听得陈德江好一阵儿心酸,同样是来淄博开厂子,我当初怎么就没有这么好的优惠条件啊!这外资和内资的区别也太大了吧?

  这也是改革开放初期以来在商业领域非常常见的现象,为了吸引外资投资,各地都给出了许多优惠条件,看得本土商人直眼馋。

  从宏观角度来说,这或许涉及到存量和增量的问题,本土资金无论如何都在这儿,但外资却是增量,而且外资还能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候明明本土企业的技术和外资企业差不多甚至是更先进,却得不到应有的扶持。

  “铁路方面您也大可以放心,我们一定做好配合工作,优先为您争取车皮,尽量保证产品的运输!”眼见曾广生开口,其它部门的领导也纷纷表态,给出了各式各样的优惠。

  “哦?从淄博到青岛或者威海、烟台的车皮也能争取?要是这样的话还真可以考虑下,从这几个港口出发,向日本出口水泥的话,确实要比从上海走近一些。”感觉火候差不多,周雅伦终于松口了。

  “还能向日本出口?”几位领导有些迟疑,日本的工业比咱们发达那么多,他们也需要咱们的工业品?山东地界一直有向日本出口的传统,但出口的大多都是大葱、海产品之类的初级产品,工业品的话数量极少。

  “我们公司研发的这款特种水泥,放眼世界也算是先进的,日本也没有同类产品,他们要是修建港口、防波堤肯定需要咱们的产品,只要厂子能建好,那肯定是成产出来多少就能卖多少!”周雅伦笃定地说道。

  林楼在日本认识那么多建筑师也不是白认识的,通过他们的关系就能把这种特种水泥卖到日本去,销路一点儿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