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八节 其实是子母炮_北美177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人很快就来到了伯格南说的大院子。

  那院中正一字排开三门小型的火炮标准的野战型号每门小型火炮全都被安装在一辆一人多高的木制炮车上(车轮最高)炮管黑黝黝的已经非常有正规军火炮的感觉。

  “这就是你们制造的火炮!”康柏大感吃惊。

  匹兹堡要塞本来就有火炮他当然是见识过火炮的不过和那几门直筒型的火炮一比这几门前口小后膛粗大的火炮不但口径稍微大了一分造型也前卫了许多。想不到伯格南这个认定的枪械大师在火枪设计上没什么出色表现反到在火炮上制造上一下子就造出了这么好的东西。

  “嘿嘿!这可能史上第一门从后膛装弹药的火炮了!”不懂行的伯格南得意地将康柏带到一门火炮前。

  “老爷你看这就是我的独特设计:单独的炮弹射管!我们给每门火炮配两个射管一个装火药和弹丸另一个已经装好的就射;射完了就把他换过来。这样连续不断不但可以加炮弹的射度还真正实现了后膛射炮弹。”

  康柏笑着重重拍了拍那门大炮。

  那架在车上的炮其实是一根中空的直通炮管只是炮管的尾部有可以铆栓的结构车上还摆着两个可以装火药和弹丸的粗短炮尾。

  这根本不是什么后膛炮仅仅是单独装药射的前装火炮而已从根本意义上讲其实就是一个子母炮。唯一的区别就是子母炮的子炮一般都是以炮管尾部的竖截面为结合**而这个火炮的结合**却是一个横截面。而实际上竖截面要比横截面要好得多因为竖截面是把子炮装进母炮炮管的怎么也不可能把母炮炮管损坏;而横界面的那个生铁铆栓结构却根本无法保证能够永久使用不坏掉。

  而且这也不是世界创子母火炮在现在已经有了而且这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名字。还有一个比较有争议的名字叫做佛郎机炮。

  最早的子母炮说法来自《水浒传》但那个本来就是文学作品缺乏历史性。还有一种说法是明朝确实有这样的东西了十年代在清理北京护城河时就从淤泥里清理出了明朝时期的佛郎机炮不过这个佛郎机炮可不是火炮而是火枪。有史记载的子母炮则是康熙年间的戴梓制作原理和佛郎机炮相同。后来两者混杂这两个东西是不是一回事存在很大争议。很多人都把这个子母炮也称呼作了佛郎机炮但认为两者实际不同也有人认为两者相同子母炮本来就应该是佛郎机炮。

  但毫无疑问的一**就是一七七六年的今天其实世界上已经出现了子母炮伯格南的这个明也并不见得技术有多先进。

  “伯格南你这样的射方式其实在6战中唯一的好处就是提高了射的频率后膛炮的优势体现不大反倒因为密封性影响了有效射程。要是运用在海军上优势到还有一**可以节省炮手退炮的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