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00章 励精图治(上)_北朝求生实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地水次仓。

  由于自耕农及时得到了购买粮食种子(这个年代粮食种子就已经专业化了),以及归还贷款的资金,因此大规模破产和向世家借贷卖身的事情并未发生。

  这应该是他们这几十年来,过得最舒坦的一个年关了。

  北齐官府此举极大稳定了各地的社会秩序,今年临近春节的时候,邺城街面上看起来比往年热闹了许多,很有些“盛世美景”的幻象。

  粮食收上来了,府库堆得太满,无处安放。于是高伯逸在朝会上提出,在洛阳以东,巩县东南兴建超大型粮库,并命名为:洛口仓。

  并由荥阳郑氏出面,组织徭役兴建粮仓,设计有三千窖,每窖可藏粮八千担,规模之大,可谓是骇人听闻!

  为了让工程顺利完工,高伯逸任命郑敏敏之兄长郑元德为洛州转运使,专门负责督造洛口仓。之前名不见经传,只在淮南偶露锋芒的郑元德,一时间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这其间高都督与荥阳郑氏有什么见不得人的PY交易,那就不得而知了,总之,为了让儿子升官升的更快,他爹郑述祖几乎把吃奶的劲头都使出来了。

  工程的进度颇为喜人。

  “回主公,已经完成了一部分,并且开始存粮。由于洛口仓颇大,因此要建成不是一天两天。卑职觉得,一边收,一边建,灾年放粮,丰年收粮,两不耽误。”

  李德林拱手说道,他在心中早已打好了腹稿,知道高伯逸会问什么事情,这是当宰辅的必修课了。高伯逸虽然不是齐国皇帝,但是现在随便找个人问问,又有哪个傻子会把龙椅上的儿皇帝高潜当回事?

  只是很多事情涉及到“政治正确”,不方便说出来罢了。

  “杨愔做事守成有余,进取不足。你很好,两个都能把握住。那就按这个方法来,三年内,把洛口仓填满,它会成为齐国的定海神针。”

  洛阳残破,让洛口仓的作用少了一大半,还要担心有人利用洛阳控住洛口仓,那样就能实质性的造反了。

  李德林瞬间明悟,高伯逸这是在走一步很大的棋,洛口仓,不过是第一步,也是争议最小的一步罢了。除了心怀不轨的世家,讨厌官府粮仓抑平粮价外,还有谁会讨厌洛口仓的存在?

  哪怕服徭役的那些人,只怕也是心甘情愿的干活。为什么呢,因为这座粮仓盖好了以后,灾年他们就多了一分活下去的希望。

  有谁会跟自己的小命过不去呢?

  李德林明白,高伯逸做事的风格,就是尽可能多的人,站在他那边,然后占据所谓的“大势”。大势都是一点点的积累起来的。

  比如说现在在邺城开速成学校,其实就是在积累大势,只是一般人都看不出来罢了。开学校的钱,靠徭役肯定不够,很多都是高伯逸自掏腰包解决的。

  要不然,如果动用府库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