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 永远的唯一!_大明太孙朱雄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将来计,朱雄英必须得挖这个墙角。

  “宋忠,咱们这些人里,你最辛苦,是该犒劳一杯。”

  “微臣就是一块砖,只要殿下需要,放哪儿都是可以的。”

  二人这哑谜可是有原由的,宋忠是锦衣卫出身,盯人是本事,让他盯着徐允恭,观察一番,再合适不过了。

  与朱元章一样,朱雄英也是个疑心颇重的人。再引为心腹之前,总是需要考察的。

  和宋忠满饮了三杯,将徐允恭叫到身边,明知故问的朱雄英,笑着问他,为什么不开颜,是不是酒菜不和胃口。

  而徐允恭,却怏怏着脸,拱手叙说,少时他与秦王一同求学,总角之交,交情深笃。现在要他随虞王去查自己的好友,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唉,“将军之意,本王感同身受。可有病就得治,讳疾忌医,是要出乱子的。”

  昔日扁鹊见蔡桓公,几次说到他的病。病在在腠理,不治将恐深。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三者,皆可治。可病入骨髓,便无药可医了。

  秦王是他叔父,是他的至亲,朱雄英比徐允恭更不愿意,与之为难。但如入恒公一般,尽肆其欲,将来免不了要招致大祸,更有可能身死魂消,为天下笑。

  “江南的花鼓闻名遐迩,很多年前,本王就听过一首。”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来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老百姓为什么要传唱这种童谣,就是因为勋贵不法,逼着他们卖田土,卖儿卖女,活不下去。

  连大明的龙兴之地尚且如此,更别说其他的地方了。圣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皇帝要涤荡天下的士气、名心,首先就要从齐家开始。

  “前元为什么亡了?除了数不清的苛捐杂税外,就是因为宗室、勋贵不法害民、互相倾轧。”

  “前车之鉴,犹言在耳!咱们要是不吸取教训,被撵到草原上的前元余孽,就是我们的明天。”

  一想到明末,起义军每攻克城池,首先抢杀的就是宗室的惨状,朱雄英就忍不住掐自己的大腿。

  吃人家小米,还人高粱能行么?明宗室嗨的有高,死就有多惨,朱家的子弟都成了待宰的羔羊。拿福王朱常洵来说,福没享到,反而变成了一道菜。

  想到这,朱雄英又在心里改了口:不,或许比他们更惨!所以,我们要在西安百姓骂朱家祖宗十八代之前,好好规劝我二叔。

  “忠孝,忠孝!本王不能因为叔侄之义,将辜负了皇恩,辜负了天下百姓。”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朱雄英当得了这个亲王,就不怕人云亦云的孝悌。再说,论孝也是跟皇帝、太子,他朱樉还不够格。

  至于说徐允恭的为难,在君臣大义,天下福泽面前,自然也是不在话下。他这个亲王都不怕,徐允恭还有什么理由不尽心力呢!

  “是,殿下教训是,臣偏狭了!”

  瞧着徐允恭认真的表情,朱雄英微微一笑,端起碗与其碰了一下。

  “徐将军,这就对了!本王可以明确告诉将军,你做了人生中最正确的一次选择。”

  朱雄英甚爱徐允恭,英姿非凡,有才气。他眼馋这位中山王的长子,不是一天两天。

  可在驯服这匹“烈马”之前,他得让徐允恭明白,什么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从他接到圣旨那一刻,他头上的天,就只有朱雄英一个,而且是永远的唯一。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