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章 杯酒化恩怨_大明太孙朱雄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限的,你分一块,我分一块,用不了几代人,大明的百姓就养不起朱家的人了!

  “土地、粮食老百姓的命,咱们朱家造反出身,更应该比那些世家豪族出身的皇族,更珍惜先帝的这片基业。”

  “照着现有制度分封,那就是竭全国之力,奉一家之乐。你们谁能保证,朱温灭李唐宗室惨剧,不会在我明室上演?”

  无序的分封,只能结怨于百姓,怨气一代代的积攒下去,那就是相当于汛期的洪水。决堤的时候,再想弥补就晚了,付出的代价也不是谁都能承受起的。

  大明的宗室,想让子孙后代,把这碗安生饭,代代的端下去,那就得在利益上,有所让步!让的越多,积得福则越厚。那话怎么说的,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史书上写的清楚,九王全部勒死,投尸九曲池;白马驿三十多朝臣,一律丢进黄河,强横的大唐王朝就此陨落。

  在座的诸位都有儿女,李唐宗室的惨相,的确让他们不寒而栗。真要是按皇上说的,一代代的结怨,后果是什么,根本不敢想象。

  唉,有鉴于此,除了叹气,诸王也说不出什么。因为就算是岁俸减半,他们也能锦衣玉食的过下去。

  “但咱们毕竟是一家人,把你们挤兑的没有活路,朕将来到了地下,怎么有脸去见先帝和仁宗!”

  一听有缓,诸王都来了精神,翘首看向皇帝,等着听陛下给支的高招。都到这地步了,能得一点,是一点吧!

  眼见着一众内宦展开的一幅巨型地图,朱雄英走阶上走下来,接过木棍,踩在地图上,将明境以外的区域指给诸王。

  “先帝为警戒子孙,务穷兵黩武,特划定不争之国。”

  “可像东瀛四岛这样的国家,不打它,能知道什么叫赫赫天朝吗?”

  意思很简单,要子孙享之不尽的封邑,没问题,作为朱家的一份子,朱雄英绝对是支持的。到外面去,打那些不敬天朝,又夜郎自大的国家。

  以倭国为例,征服东瀛四岛,他可以允许四位亲王,建立四个封国。在封国中,四王拥有绝对的自治权,土地、人口、军队、制度,皆可自行其事。

  “皇上,您是说,您允许我们在建国?”,韩王朱松一脸不可置信,别说他,就是其他的藩王,也都一连惊诧。

  历代帝王,为了削藩,父子兄弟反目的笔笔皆是,都是往回拿,从来就没见过谁把肥肉吐出来的。

  倭国四岛比起大明来是不大,但与他们的封地比起来,那可是大太多了。虽说都是不毛之地,可蚂蚱在小,也是肉啊!真到那地方为王,万户,十万户也不是问题啊!

  呵呵,“老二十,虽说你是朕的叔父,可咱们是一起长大的。”

  “你什么时候见朕,在国事上开过玩笑,而且还是当着这么多皇叔、王弟的面儿。”

  没错,天子出口便是天衔,尤其是在限至藩王的关键时期,说胡话,说空话,来搪塞诸王,对朱雄英有什么好处。

  诸王也正是明白了这一点,心中雾霾也一扫而空,以国为单位进行分封,作为国家的屏障,蒙古帝国当年就这么做过。

  “既然,朕与诸位宗亲找到了共同的语言,那这酒,是不是就能喝下去了?”

  哈哈......,是是是,比较了一番,觉得还是占便宜的诸王,也都一展笑颜,举起酒杯与皇帝频频举杯。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