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2章 哀莫大于心死_大魏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甲枕戈,专为防备柔然、吐谷浑而来。

  更有甚者,元鸷隐有察觉:好像而自统帅李松以下,凡李氏亲信无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更似抱定死志,颇有不成功便成仁之意?

  元鸷暗暗猜疑,应是不日便会有强敌来犯,不未柔然,便为吐谷浑。

  心惊之下,元鸷暗令绣衣卫,令其多方打探。

  因事出仓猝,李松就只带了两万兵,足有八成驻于涿邪山之南(敦煌与柔然边境)、银湖之北(今察尔汗盐湖,南北朝时水域极大,抵金山南麓、敦煌与吐谷浑交界之处),城中就驻有四千兵。一时捉襟见肘,也就只能抓大放小,事急从权,是以根本无瑕甄别城中细作。

  倒是便利了元鸷,不但使绣衣使于城中窥觑打探,更从柔然、吐谷浑得知,三方近百万兵力,欲围攻镇夷。

  元鸷一时惊喜交加,以为李承志必败,以为戴罪立功的时机到了,是以便有了这份密奏。

  其中尽呈西海虚实:除却敦煌,如今西海民不过二十万户,其中十万户,少部为河西百姓,大部为秦梁二州的罪民。

  另外十万户,少部为六镇大乱之后逃往西海的溃军,流民。大部为罗鉴迁往西海,意欲鸠占鹊巢的镇民。

  兵则不过十万之众:约一万为白甲旧部,并杂胡精骑,有四万为陈仓之战时由秦、梁二州俘获的叛军。剩余的五万,则来自罗鉴与元鸷的败兵。

  元鸷又言:西海之军来历复杂,多为降军,是以良莠不齐。只是李承志善于蛊惑人心,又赏以重金,故而才得以堪用。

  又因西海火器诡谲,自成军以来无一败绩,故而士气极高。但若论战力,差中军、镇军多矣……

  除此外,其中还有元鸷与崔光闲谈之际,崔光对西海的一些推测:凡河西之地,多为荒野。便是李承志励精图治,呕心呖血,若无十年之功,绝不足以供养这二十万民。

  是以其余不论,西海必然极为缺粮。如今看似如富足之象,不过是镜花水月,一戳就破。

  崔光猜测,李承志雄据河西,却不阻绝丝绸商道,定是便于西海细作化为胡商,往四处购粮。

  除此之外,崔光再想不出西海还能有何方法,养活这近百万百姓,十万兵卒。

  崔光还称,若是朝廷欲平西海,只需阻绝粮道,就能使西海不攻自破,是以才有“镜花水月”之说。

  而源于此,元鸷也令细作打探,还真就探到每年都有“高车胡商”与“高昌胡商”往吐谷浑、南梁贩运兵甲。奇的是即不要陶器,也不要丝、麻,只是换粮。

  如此一来,更是佐证崔光所断:西海之粮,至少大半以上为行商得来。

  是以元鸷献计:欲平西海,绝不能操之过急。可先断粮道,再集兵合击。或可诱其分兵,使其大军尽出,老巢空虚之时,再突出奇师,直捣黄龙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