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六章捡了个媳妇_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挣扎起来,大口吞咽,一双眼睛瞪得大大的。

  于小六含泪劝导:“慢点吃,不要噎着。”

  姐弟俩的情况说明,姐姐把最后仅存的吃食都给了弟弟。所以才会饿成这样。一碗粥吃下去,人也有了点儿精神,看那意思还要再吃,只是姑娘家在外人面前,不好意思开口。

  于小六说:“姑娘,久饿之人,不宜多食,你稍微活动一下,过一会再吃,吃食很多,你放心,一定让你吃饱。”说着又盛了一碗粥,拿了一个烧饼和咸菜给小男孩吃。

  见姑娘渐渐有了精神,于小六开始问家里的情况。才一开口,只见那姑娘已经下炕,扑通一声跪倒在于小六面前,口中不断的说:“救命的恩人,受我一拜!我看到了,恩人是大善之人,是好人,恩人的大恩大德,我一定报答。”

  于小六连忙搀扶,也顾不得男女之别了。忙说:“一顿饭而已,没有什么大恩德。”

  “请恩人答应我一件事,我再起来。”

  “快说,快说!”

  “请恩人收下我的弟弟,做奴做仆都行,能活命就行了。”

  “好好!我答应了,起来吧。”

   姑娘这才起身。于小六接着说:“我认了这个弟弟可好?今后你们姐弟倆我养活了,但凡我有一口吃的,也不会饿着你们。”

  姑娘闻言,再拜下去:“我愿侍候大哥,为婢、为妾永远侍候大哥。”

  漆十三眼中还含着泪,一听这话忍不住在一边笑了,可可的,一碗粥,捡了个媳妇,太便宜了!看着这个姑娘虽然衣服破旧,脸色消瘦焦黄,但是看得出还有几分姿色。笑归笑,话可没敢说出来。他知道,这事儿犯了部队里的纪律。搞女人可是大罪。

  漆十三用手捅了捅于小六,小声说:“这行吗?回去怎么交代?”

  于小六回了他一句话:“你让他们饿死吗?”

   又转过身来说:“姑娘,这话可不能乱说,看样子,你比我小,我认你做妹妹,你的弟弟就是我的弟弟。这总可以了吧?”

  原来,这是一家原籍山东的木匠,家乡灾荒,到金州谋生,因为有手艺,起初日子混的还好,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前年他们的父亲,一病就没有起来,不久就去世了。孤儿寡母,举目无亲,如何生活的下去,古代的女人讨生活的办法很少。在生活的重压之下,上个月,他们的母亲也去世了。弟弟太小,还不能养家糊口,这姐弟两只有坐吃山空了。刚好他们也是姓于,小户人家的姑娘自然是没有名字的,男孩只有小名叫“狗子”,是贱名好养活的意思。

  这个家他们姐弟是撑不起来的,何况,不断有无赖上门打扰,在这里是无法生活下去了。虽说船上有时也有女人,但是水手们忌讳出海带女人的,他们回青岛还要坐船,一群男人中夹杂个女人也不方便,于是,决定让于姑娘女扮男装,古时人们衣服肥大,男人也有发髻,所以扮男装也算容易,家里没有现成的衣服,于是漆十三上街随便买了几件。古代没有成衣铺,但是卖旧衣服的很多,叫做“故衣”。家里实在是没有值钱的东西了,只有房契算是唯一的细软。于小六很细心,他告诉于姑娘,取她父母值得纪念的物件带上,算是留个念想,说的这姐弟俩两眼含泪。选了母亲做针线的用具和父亲的木匠工具带上。对着房门,姐弟俩叩了三个头,就跟于小六走了。

  于小六做主把房子卖给洪老板,做他的伙计居所。听说这个情况,洪老板也是古道热肠之人,慷慨地出了个好价钱:五两银子。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房子不值钱,于家的房子在金州最多卖三两银子,急着卖出的话一两、二两也是可以的。于小六自是替于家姐弟俩谢过洪老板。于姑娘手捧着五两银子,又要跪下去谢她的于哥哥,吓得于小六严肃声明,今后不准再跪,再跪,哥哥就急了!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