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六零岁月二合一_无限快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里的棉花成熟了,是时候开始手棉花了。但是这个时候传来了一个消息,公社要在向阳生产大队附近得几个生产大队征集人去大炼钢铁。

  之前国家通过《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决议,这股风已经刮到这边来了。

  自从村改生产队之后队里还没有进行选举和分队,因为前段时间都在忙着秋收。趁着这次机会,整个村也就是现在的向阳生产大队一共分成五个队。

  也就是说向阳生产大队一共要选出一个生产大队的大队长,还有五个小队的队长。这和老苏家其实关系不大,苏有湖是会计竞选不了。

  老大就算去了也没人会投票,老二太愚孝是非曲直分不太清这种事当官就是祸害百姓。老三呢人也不傻应该算个实干派,但是人有些憨。不过他一向在村里的风评很好,还有万丽也是,两个人在外面都要说声他是能干。

  苏有湖想了很久还是估计他三哥去竞选小队队长,这个官说大不大的也能有点小权利。而且苏家分到了第二生产队,这个队里都是关系比较好的人家。

  分队的时候大伙就一起讨论了,谁还没有几个处的来的呢,一合计关系好的就在一个队里了。选举当天苏有江在苏有湖的鼓励上站上了高台,二队和他同时竞选的有两个,都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

  苏有江按照他弟苏有湖给他的稿子事先就背好了,也不长开头先问好而后夸赞一下美丽的祖国伟大的党,接着表达出自己想要成为二队的生产队长努力做出一番事业,让二队的群众都不挨饿。

  这么一发言就比过了所有的竞选者,下头老百姓不懂啊没读过什么书,但他们听得懂好赖话,说是让人吃得饱,这就是老百姓的追求啊。

  一些人还表示苏有江平时看着不显这一发言起来还有几分公社领导的感觉,都觉得不愧是读过私塾的人。

  就种花家四五六十年代的国情,开小学前都是私塾很多人上不起,开办小学在四九年,很多人都大了,读过小学的寥寥可数,小学毕业的更是少之又少。

  而苏有湖他们出生的早,以前都是去上私塾,私塾学费特别贵。苏家老大哥是没读过书的,那个时候他不爱读书还没建国也没条件读私塾。老二是爹不疼娘不爱的才不会送去读书。

  老三老四是一对双胞胎,当时让巫英在老苏家她几个妯娌面前可涨脸了,孩子六岁的时候就送去了读了几年私塾,老三憨憨的没老四成绩好,索性读了两年书认全了字就回来了。后来还是老四天天下学回来带着他哥一起学习。

  老苏家出了个读书种子就是苏有湖,读了几年私塾之后因为不能考学也就打算回来了,结果呢四九年解放了开办学校。

  苏有湖在私塾先生的保举下去考了小学毕业,接着又考上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