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8章 闻所未闻!_人世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野明月松间照,风雨寒暑晨光里,四时常见挥锄影,春秋难得衣茶饭’,这首诗,便是为师昔日游学所见了”

  听了师父的这首诗,云景细细体会。

  云景对于诗词的鉴赏能力有限,他也不好去评价师父李秋的这首诗好不好,但仔细品味,却是能从诗句中体会到真实民间的辛酸苦辣。

  每一句诗词都不华丽,且单独的一句诗拿出来都让人没什么感觉,可纵观全诗词,联系上下文,却就是能让人感受到一个‘真’字,仿佛农民辛勤劳作的画面历历在目。

  夜色下,山野寂静,唯有明月高悬,风雨酷暑,朝露晚霞,这样的场景中,四时更替,可田间地头总有挥舞锄头的身影,那是辛勤劳作的农民,但他们辛勤劳作下来,一年到头却是连穿衣吃饭都难以得到。

  诗名苦农,这首诗真的是将农民的辛劳与辛酸用最朴实的语言书写了出来。

  脑海中回味着那些诗句,云景想了想,也不做任何评价,感慨道:“农民一年四季耕种,所求不过吃饭穿衣,但仅仅那么简单的要求,往往都难以实现,何其艰难!”

  李秋点点头道:“这便是现实,而且啊,‘苦农’不过民间一角罢了,未曾见,未可知的地方,谁也说不清还有多少,不过,未来农家肥得以推广,或许他们的日子能慢慢好起来吧,希望如此……”

  云景不再说什么,按照正常情况下,农家肥得以推广,粮食能增产,农民的日子的确会好过很多,可那只是理想状态,谁也不知道,粮食真正增产后,随之还有什么样的政策变化,不过不管怎么样,农家肥的出现,目前来说,总归还是让人有些许盼头的。

  云景没将师父的这首苦农拿去和脑海中自己知道的诗词比较,毕竟每个人看待同一件事情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尤其是有感而发的诗词这种东西,你硬要分个高下的话,根本就没有意义。

  师徒俩闲聊着,饭也吃得差不多了,李秋放下碗筷道:“为师吃好了,景儿,你吃好后把碗筷洗漱好就去练字吧,别太晚,明天还要上学”

  这么一会儿了,都没有意外情况发生,李秋逐渐放松了警惕,心道应该是有高人偶然路过顺便看了自己一眼罢了。

  他并不觉得奇怪,如今牛角镇可谓天下瞩目,偶有高人前来也在情理之中。

  见李秋起身,云景想了想开口道:“师父等等”

  “景儿有什么事吗?”李秋回头好奇问。

  这会儿云景已经思索好措辞了,他说:“师父,我有个问题想请你帮我分析一下……”

  说话的时候,云景也在观察李秋的反应。

  然后李秋干脆重新坐下,笑道:“景儿难得有问为师的时候呢,很多时候为师都觉得自己没用了,原来你也有不懂的地方,什么问题?不妨说说看,为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