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六十九章 相峙(四)_大汉龙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颟顸无能,又刻薄残忍,朕可不学他!不过人都死了,着派几个旧明郧臣,到端门处把他的尸体抬到城外,送到他哥哥陵中,先行安葬,将来也不薄待他,谥号和皇陵都少不了他的。”

  待到得晚间,代善等人都知道大殿奏对之事。好笑之余,不免将那对汉人的鄙夷之心又加深了几分。几个亲近亲王惫夜去见皇太极,言道不论如何,总之要与汉军先打上一场,彼此知道根底,才好定计。究竟是先往西打,北守畿辅与山东边界,还是直下山东,打到江边乃止,都需与敌先交一交手才好。十几人商议到夜半时分,终于决定先派人探看通州吴三桂,令其父写亲笔书信,招降于他。若是吴三桂不肯投降,便以肃亲王豪格和承泽郡王硕塞领兵讨伐,一定要把河北全镜稳定下来,然后再想办法与汉军野战,打上一仗。至于在山西的袁崇焕等人,皇太极知道此人端底,料想不会投降,却也息了招降的心思。又知道此人善于守城,并不愿意此时就去攻打,只得将那边暂且放下。

  三日之后,新年已过,北京城德胜门附近传出一阵急促的蹄声。一行骑兵狂奔而出,城门附近的百姓以为是满兵进出,慌忙让开,待各人仔细一看,却原来是一队明军,仍是身着明朝式样的盔甲,头发虽然可以看出是剃掉,却显是刚递不久,头皮附近被剃的趣青,当真是丑陋之极。各人心中都道:“做孽,为了升官发财,把父母给的头发剃掉,这还成个人么!”

  清兵入城,并没有强迫汉人剃发易服,颁布诏书宣称,本朝剃发乃是国俗,并不强迫汉民依从。剃武不剃,剃官不剃民。若有无耻之徒擅自剃头,着即交付五城兵马依法处置,决不姑贷。有此诏书一出,原本看到只在后脑勺留着一撮金钱鼠一般的辫子而心慌的北京居民立刻放下心来。清兵稳定各处情形之后,并没有全数入城,而是大半居住在城外,城内又设了粥厂赈济灾民,各贫民亦有国家赏赐过年的物品,虽然不多,却是新皇德意,既不扰民,还有诸多恩德,北京市民都是感恩戴德,所以虽然是兵荒马乱,朝代鼎革,京城居民反而是补过了一个好年,上上下下都是一团喜气,口称都是称道着皇太极是个英明之主,原本哀伤于崇祯帝殉国的心思,已然是抛到九宵云外,不知何处去了。

  这一队骑兵却并不是正经的明朝官兵,而是吴襄在京师府邸中的家丁。自跟随皇太极入京之后,吴襄自绵州战事过后,始得回到在京城的家中。看着各家人仍然是故国衣饰,而自已已然被迫剃发易服,心中又是怪异,又觉得感伤。原本并没有让家人剃发的打算,却不料在前几天接到命令,让他修书劝儿子和旧部投降。虽然心里并不愿意,却只得勉强为之,写了书信,命十几个健壮家仆换上满人服饰,剃了头发,前往通州寻找儿子。他知道皇太极并不在意这些节,但是八旗各王公却很是在意,若是仍然让家人们做明朝打扮,前去招降,必定会被人骂做是有辱国体,对他很是不妙。而且他知道儿子的脾气,未必就以父亲的性命为念,若是招降失败,再有把柄落在人家手里,只怕立刻为性命不保。

  此刻,吴襄木然呆立于德胜门的敌楼之上,目视着自家的管家带着从人匆忙而去,心里只在念叨:“前事如何?汉清之间到底是谁更强些,降清还是降汉,这可需要好儿子你自已好生思量,再做决断了。”

  本章已完成!大汉龙腾最新章节第六十九章相峙(四),网址: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