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8章 报纸?邸报?_大唐第一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皮毛作坊的人时,就听到外面有人在大吼大叫,隔着老远都能听到。

  在来人走近后,王大富也有些疑惑,“我记得我们走之前,斗酒也才百文吧?怎么突然就翻倍了?”

  来人解释道,“据说是前不久朝廷出台的政策。若是为了减少朝廷境内的粮食用来酿酒,所以提高了酒的价格。

  不仅仅是酒,盐的价格也涨了,同样翻倍了。”

  盐铁酒这些都是朝廷专卖的,如今这一涨,受影响最大的,肯定还是普通百姓。

  “朝廷怎么突然就涨钱了?”王大富没想明白,凡是得有个原因吧。

  “据说是朝廷没钱,打仗这些耗费太大,所以就提高了这些货物的专卖价格。不过还听说,朝廷决定放开坊市的限制,即便是在坊市之外,也都可以开设店铺,只是要定时去商税司交税。”

  “商税司交税?这是太原市署新设的?”王大富好奇道。

  “不是,是户部新设的一个司。”

  “不对,你怎么这么清楚?”王大富疑惑地看着这个手下,怎么感觉对方什么都知道一样?

  “大郎,都是这上面说的。”说着来人就把一份折起来的纸递给了王大富,这纸上面写了不少字。

  王大富接过这份写着《大唐日报》几个很有特点的大字的纸,好奇地看了起来。

  这所谓的《大唐日报》,一共四页,是一个整张大纸对折了一下,然后在四页上都印上了字。其实内容并不多,第一页是封面,写了介绍了一下里面的内容,一共两条:第一条就是写的这次为什么酒价上涨的原因以及所谓的商税司、放开坊市限制等朝政措施;第二条则是介绍了刚刚平定的代北之乱的战果。

  整个内容的字加起来应该不超过一千字,但样式新奇。而通过这所谓的报纸,王大富对于这所谓的酒价等上涨原因大致了解清楚了。

  “这邸报倒是弄得比较新奇,只是这字,应该不是人为手抄的吧?雕版印出来的?”

  对于这所谓的《大唐日报》,王大富并不觉得多稀奇,因为从汉朝时开始就有类似的邸报。

  据历史记载,汉代的郡国和唐代的藩镇,都曾在京师设“邸”,其作用相当于现今的驻京新闻机构,重在传达朝政消息,凡皇帝谕旨、臣僚奏议以及有关官员任免调迁等都是邸吏们所需收集抄录的内容。“邸报”最初是由朝廷内部传抄,后遂张贴于宫门,公诸传抄,故又称“宫门抄”“辕门抄”,这实际上就是最早的一种新闻发布方式。

  《大唐日报》跟王大富印象中的邸报的区别不大。要真的说区别,就是换了一个名字,然后这上面的内容不像是手抄的,更像是印刷出来的。

  他对雕版有些了解,这就让他更疑惑了,“可雕版印刷的耗费极多,就为了印刷这么一份邸报?这邸报多少钱一份,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