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章 肝脾气滞,气血两虚_我能听到中药心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陆轩不说话,程高雯明亮的眸子中闪过一抹紧张,嘴唇轻颤:“能治吗?”

  陆轩没说,而是认真看着她:“先别说话,平常心,等我先看看再说。”

  程高雯怔住了,但还是配合着陆轩的诊治。

  “手。”

  程高雯将手放在脉枕上。

  陆轩将手搭了上去。

  程高雯的脉象跟明显跟常人不同,正常人脉象,又称平脉,常脉。常脉不浮不沉,不大不小,节律均匀,从容和缓,流利有力,尺脉沉取不绝。

  而程高雯的脉象很小,软弱无力,在指下如同丝线。

  不过尽管细小,却始终都能明显的能够感觉到细微的跳动,不像微脉那般模糊不清,极难感知。

  脉弦细者,常有气血两虚之症。

  不过,陆轩不敢确认。

  程高雯的脉象不一定就是脉弦细,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脉弦涩!

  这两种脉象情况类似,经验不足者很难分辨,而此刻的陆轩就陷入了两难的选择。

  脉象判断正确与否,干系甚大,所开药方有所不同。

  最关键的是,脉象判断错了,开的药不对症,只会让患者平添痛苦。

  庸医与名医,往往就在对着细微之处的判断。

  对诊脉没有什么临床经验的陆轩,很难作出判断。

  “舌头。”

  陆轩打算另辟蹊径,也许从舌头上的表现可以帮助他对脉象作出准确的判断。

  诊脉、看舌,这是中医的必经流程,程高雯心中熟知,熟练地伸出舌头。

  “舌体淡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腻。”陆轩心中默念。

  舌头表征,基本上只要学过中医的都能看的出来,但通过表征判断病症,看透本质却没几个人能够做到。

  陆轩心中苦笑,自己这六年的中医算是白学了。

  不过他也很清楚,这就是中医的博大精深之处,易学难精。

  常人自学一点,基本上都能给身边人看看小病,可要说学通学精,没有人耳提面命般的指导,很难做到精通。

  脉诊了,舌头看了,也知道程高雯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病症,可没办法判断虚实的情况下,陆轩却不知道如何用药。

  子宫内膜异位,痛经,可以用到的药有很多。

  但开药得在对脉象和舌征判断正确的前提下才能去做。

  这触及了陆轩的盲区。

  头痛,陆轩下意识的瞟了眼中药标本,心中多少有些无语。

  平时话多的不行,真需要它们的时候,一个个变成哑巴了。

  陆轩有些想要骂娘。

  好在,这群平时对陆轩极其鄙视的大佬们,似乎听到了陆轩的呼唤,终于有了动静。

  【我都要哭了,不容易啊!终于等到第二名患者了。】

  【白术兄,你来讲讲什么情况吧!】

  【那我来讲讲。】

  【症状我就不说了,刚刚这位女士也说了,大家都听到了,我就讲讲脉象和舌征。】

  听着耳边的嘈杂,陆轩非但没有烦恼,反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