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9章 初病在肺,久病及肾_我能听到中药心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治标不治本,光脱敏,枉顾患者身体的状态,复发的可能性极高,这一点我想不用我说大家也都清楚。】

  【那中医呢?】

  [附子笑笑]:【中医对本病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通过辨证论治而达到调理机体阴阳平衡状态,即固根本、防复发;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很多药物能够对变态反应的多个病理环节起干预作用,控制其发作状态有一定效果,但总体上不及西药针对性强、起效快。

  根据对本病中西医结合病理认识,过敏性鼻炎因于肺脾肾阳气不足,可能主要是机体内分泌系统、植物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以及基因因素的失调,即自我调节、自我稳定的功能不足。

  临床上虽然西医的药物疗法控制变态反应发作的效果好,但不能达到对内分泌、植物神经、免疫系统自我稳定的调节和调理作用,这可能是西医治疗过敏性鼻炎难以取得巩固疗效的重要原因。

  而中医的辨证论治、针灸疗法等,则在调整此类患者的内分泌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功能方面具有明显效果。

  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或针灸治疗等中医疗法,以持久地改善患者机体功能状态,再配合西医药物治疗以尽早控制发作症状,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主要思路和基本方法。

  不过,中药里也有这类可以控制鼻炎发作的药物,《金鉴·碧云散》大家应该有听过的。

  本病的发生主要与肺脾肾阳气亏虚,体质特异,卫外不固关系密切,故不任风寒异气或花粉等不洁之气侵袭,或因某些饮食物触发,致阵发性鼻痒、喷嚏、清涕长流,且反复发作。亦或因郁热内蕴、阴阳失调、寒热错杂所致。

  类型又分六种,肺经寒实、肺气亏虚、脾气亏虚、肾阳亏虚、郁热内蕴以及寒热错杂。

  肺经寒实患者,一般素有哮喘宿疾,脏腑阳气不足,寒邪得以客于肺经,壅滞鼻窍,宣降失调,遂致鼽嚏不止。

  关于这一点,《中藏经》卷上说:“肺气通于鼻,和则能知香臭矣。有寒则善咳,实则鼻流清涕。”

  肺气亏虚患者常有先天不足,素体虚弱,产后体虚,病后失养,致肺气亏虚,卫外不固,腠理疏松,营卫失调,风寒异气乘虚侵袭,为鼽为嚏。

  而脾气亏虚的患者,基本上都为后天不足,脾气亏虚,甚则脾阳不足,土不生金,清阳不升,肺失所养,故脾虚则肺气不足,卫表不固,易感外邪侵袭,为鼽为嚏。

  还有就是肾阳亏虚患者,致病原因常为肾阳不足,肺失温煦,卫表不固,易感外邪侵袭;又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或脾肾两虚,不能温化固摄水液,寒水上犯,以致清涕下注为鼽。

  关于这个,《医法圆通·鼻流清涕》卷一就有这方面的一些记载:“肾络通于肺,肾阳衰而阴寒内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