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33章 中央通报_官梯之【基层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州古城因诸多大量的明清时代传统民居而知名因而被称为“小京城”,所谓的传统民居是同州古城历史风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暗访组发现,大部分原住居民搬到了新城,同州古城不少商铺大门紧锁。

  由于时间间隔较长,暗访组并未看到有真文物被拆的场面。但在调查中,有当地群众告知,自己家隔壁的房子是个明清建筑但是遭到了拆除。

  但是,暗访中部分市民表示,古城的保护与开发本应和谐共生,地方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与当地古城风貌也并非对立矛盾。希望政府多站在群众角度考虑考虑,多站在当地发展角度长远考虑,这些问题并非太难。

  “古城有可能在数年就消失!”这是当地不少干部的“共识”。

  随着居民私人不断的修建蚕食,大批老房子变成新房子,古城真会失去灵魂。对同州而言,成片的明清古建筑才是这座城市的灵魂。紧邻古城的建筑已经被拆迁完毕。

  “古城是传统社会城市的产物,现代社会对古城改造是个发展的必然过程。但是在改造中必须刹住只讲经济效益不讲文化价值过分商业化的错误思潮,防止建设性破坏,防止打着保护文化的名义,干着破坏文化的事情出现。此外,古城改造必须尊重原居民的生活方式,打造一种与原居民和谐共生的改造模式。”当地有识之士在暗中时表示。

  不少市民指责:在古城内大肆强拆,拆真建筑,复制假建筑。成片的拆迁建设,让大量的老建筑焕然一新,但是焕然一新的背后却是大量的老的明清四合院遭到了大量的拆除,让这座古城远离了生活气息,这对古城来说又是另外一种更深的痛。

  12月13日,王鸿涛接到了一个比较意外的电话,接通后笑着说:“晓武,难得给我打个电话,有什么事吗?”

  “老领导,我在秦省同州市。”

  “哦?”

  “是这样的,我带队对秦省巡视整改问题进行‘回头想’,有个线索群众反映比较强烈,就来同州看看。”

  “是‘龙门’项目吧?”

  “是的,到了同州发现古城改造提升也存在很大的问题,省长,按照工作纪律,得向巡视组反馈问题,不知道会不会给您造成负面影响?”黄晓武知道,政府管项目,总不能误伤到老领导吧,那就成忘恩负义了,这个监察室副主任怎么来了,他很清楚,没有王鸿涛的推荐,陈德明书记也不会用他这个“陌生人”。

  王鸿涛想了想,说道:“晓武,谢谢你的好意,这两个项目和我没多大关系,你就按正常程序办理!”

  “行,我知道该怎么办了,听说这两个项目是陆文华书记主导的,‘龙门’项目耗资4个亿,古城改造提升已经砸进去近10亿?”

  “差不多吧,你照章办事,不用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