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8章_寡妇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姑发现,何仙姑厉声喊道:“李明秋,不要打算溜走!”

  李明秋活了六十岁,什么场面都见过,什么场面都能应付。可是那天早晨李明秋从下跪的饥民们中间穿过,双腿却微微发抖。李明秋知道何仙姑的手段,李明秋担心何仙姑的烟锅头子砸到自己。面对这么多的信众和饥民李明秋害怕丢人。可是李明秋不得不迎着何仙姑走过去,李明秋的脸上还带着笑意。

  谁知道何仙姑却说:“没米下锅了,回去给咱驮些米。”

  李明秋立刻答应:“好嘞,我速去速回。”

  李明秋匆匆地离开,走了好远才顾上擦一把汗,从那以后李明秋无论干啥事都再不敢无所顾忌,老感觉身后有一双监视的眼睛。

  干旱还在持续,仙姑庵成为凤栖塬上最引人瞩目的地方,那里每天到晚都有官家在舍饭。有时,屈志田县长也带领着他那一班子文职官员,象征性地在舍饭锅前吃饭。开始时大家吃的是米粥,到后来米粥供不应求,就在米粥里边搅和进去一些麸皮和谷糠,灾民们不敢有半句怨言,能吃上麸皮和谷糠也不错。

  可是豆瓜一家三口每天依然吃着历年积攒的花贡(花馍),仙姑庵不像有些寺庙有贡田(周围的村子给寺庙里划拨一些土地,寺庙又将那些土地出租给农民耕种,每年收取地租以备不测),仙姑庵本身不种粮食,所有的生活来源都靠信徒们供奉。不知道寺庙里的尼姑和尚们采取什么措施,信徒们进贡的花贡(花馍)经过特殊处理,存放几年都不发霉。无忧无虑的日子过起来不知不觉,豆瓜也不知道今辰何辰,此时何时。反正崖窑里不冷不热,气候适宜,每天能看见太阳从窗子射进,又从窗子慢慢地退出,只是偶尔发现,对面山上的树叶被太阳晒焦。

  直到有一天晚上,豆瓜娘来到豆瓜跟媳妇孩子居住的崖窑,告诉豆瓜:“你们的那个什么领导派人捎话,要你归队,还问你这一段时间干啥?我替你撒谎,说你病了。”

  豆瓜方才想起,他还是一名八路军战士,王世勇队长交给豆瓜的任务是:把仙姑庵周围的地下通道弄清。可是这地道许多地方已经坍塌,豆瓜娘明确地警告豆瓜,这地道里机关密布,蛇蝎遍地,没有去过的地方坚决不能前往。反正大家都在有限的范围内活动,豆瓜已经被凤鹅的温柔溶解,如果不是娘提醒,豆瓜当真记不得他还身兼使命。

  娘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豆瓜,仙姑庵虽好,不是久居之地,男人必须立业,才能养家糊口,不是娘赶你走,而是你必须离去,如果再在这里住久了,娘担心你失去了养家糊口的能力。”

  其实,当初正是娘安排了豆瓜和凤鹅的婚姻,娘还说过仙姑庵的财物几辈子用不完。这不是出尔反尔,娘肯定替儿子担心,既担心儿子在外边太累,又担心儿子失去了捕获猎物的能力,走与留之间,都沁透着娘的那一份苦心。

  豆瓜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去王队长那里报到,临行前的晚上,夫妻俩又免不了如漆似胶,当过妓女的凤鹅,炕上功夫独到,当然能把豆瓜侍候得恰到好处。豆瓜正是迷恋凤鹅的被窝,才在仙姑庵一住下来就不想走。可是第二天早晨凤鹅收拾行囊,要跟上豆瓜一起离去。

  这让豆瓜始料不及,因为豆瓜根本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况且豆瓜跟凤鹅苟合暂时还对组织保密,八路军对战士的婚姻管理严格,假如组织上知道凤鹅曾经当过妓女,会不会批准这桩婚姻?这些问题豆瓜都无法说出口,豆瓜只能求助似地看着娘,希望娘劝说凤鹅留下来。

  娘说:“凤鹅,我本来也想让你走,可是外边赤野千里,你跟上豆瓜生活就没有保障。让豆瓜先走吧,你跟孩子留下来,等到灾荒过去,娘不留你。”

  晴雯(凤鹅)哭得伤心:“我担心失去豆瓜,跟上豆瓜再苦再累我愿意。”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