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分家02_论报恩的正确姿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住:“我如何做人,凭你这老家伙来指手画脚的吗?”

  “你是天上的仙人吗我还说不得了?我是长辈,我是邵庭的母亲,你说我管得管不得?”董氏冷笑,不理她的打断,继续道:“自从胡二管家以来,家中的银钱日渐稀少,如今已经入不敷出,更有甚者,逃避田赋,而今已经欠下两千余石的粮食,其余的琐事,我也懒得分说了,总之这些年来,她就没做过一件对的事,一言一行,都是恨不得把这个家毁了才甘心。”

  董氏的指责一桩桩说出来,众人看向胡氏的眼神便越发的凝重。

  谁都不会嫌钱多,虽则平阳县令是本家,但其实谁都不敢做出逃避赋税的事情来,说白了,正是因为县令是本家的缘故,为了保持与大宗的关系,更是在税收田赋上从不含糊,固然有为了警醒平阳其他士绅之意,也是为了防止万一出事,嫡支那边也会念着这些年的勤勤勉勉能够多担待一些,两千石对于整个平阳的田赋总量而言只是九牛一毛,可是邵姓宗族那么多人,若是每一家每一户都如胡氏这般任意妄为,那么对于邵家嫡支而言,也是灾难。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自己族中的人都尚且不能约束,又如何治理一方百姓一地县治?

  要知道,那些正统出身的流官,可是一向看不惯邵家这类所谓世袭的“土官”,若是整个邵姓宗族多来那么几个“胡氏”,也足以成为流官、御史攻讦的理由。

  尤其是在朝廷这些年,改土归流的呼声甚嚣尘上。那些流官,早就虎视眈眈,等着邵家大宗自己出错。

  邵家大宗的日子,并不好过。

  众人都小心觑着邵永安的神色,邵永安的面色有些难看,不过似乎对董氏的话并不意外的样子——邵琰难免会多想,前世嫡支那边对自家的风波不闻不问,除了嫡支自顾不暇的原因之外,这些事是不是也是缘由。

  厅中一片静默,唯有胡氏丝毫不觉得自己有错,嚷嚷道:“这些又值当什么!反正把田赋交上去之后,年底的时候你们不也还是要将银钱还回来,又何必多此一举!”

  众人无奈地看着胡氏——那怎么会一样!

  邵家当年投入前朝,虽然前朝很快败亡,但是之后本朝为了安抚他们,依旧给予邵、柳、纪四家“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优待,因为邵、柳、纪家仍握有私兵,故而四县每年的赋税上交朝廷的赋税,其实只是一部分而已,其余的多是由世袭其职的县令自主分配,用以豢养兵士以及处置县务。

  宗族人多,但是宗族关系还是需要好好维系,然而人多分散,无法面面俱到,大宗那边便从本朝立国之初便与族人立下了规矩——邵姓各房依旧要按照本朝的赋税每年按时上交所需的银钱粮食,而嫡支那边,除了年例以外,会按着各户所交上去的田赋其中的七成返还给各家各户,其余的,便还是由嫡支出手用来添置祭田活着赡养族中鳏寡孤独,并且在旁支有事时,嫡支能帮的尽量帮——当然,这些花费,并没有占用平阳的税赋,而是从嫡支那边每年的收成中支出的,嫡支所拥有的田地,比旁支多且嫡支名下的田地本就不必上税。

  说白了,邵姓宗族里,旁支所缴纳的田赋,是做给外人看的,也等于是向嫡支证明自己是拥护嫡支的——这样外人看来,连同宗的人都不能逃避赋税,其他人又凭什么觉得自己会不被追究——虽说似乎有些麻烦,但是也算是一种简单、互惠互利的相处方式,这百多年来,也一直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大家都相安无事且满足于这种方式——直到出现了胡氏这样一个异类。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