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1章 311世上哪有万全之法_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元璋听着王布犁的判罚,嘴角有些抽抽。

  正反两方各打五十大板是吧。

  偏偏这番判罚朱元璋还没发反驳。

  主要是那几个官员实在是不给他涨脸。

  朱元璋早就命令过官员,必须以对待奴隶的方式,来对待下面的胥吏,主要是拨乱反正元朝遗留下来的风气。

  这是前朝余毒,必须要重视起来,大明绝不允许胥吏害民控官。

  可目前的情况而言,很少有县衙的知县能做到朱元璋命令的这种情况。

  许多政务都是靠着下面的胥吏撑起来的。

  “如此一来,岂不是让天下恶胥吏都效仿起来?”

  王布犁盘串,叹了口气道:“陛下,别看我出身吏员不走科举就为吏员说话。

  许多经历过科举教育的读书人,他们的老师只负责想方设法让他们能中进士,而不是负责培养合格的官员。

  依照我短短两年半当小吏的经验而言,我侍奉了四位知县,他们对于诗词歌赋、圣人的之乎者也倒是蛮精通的,但对于政务运作却往往一窍不通。”

  “他们未曾接受过日常行政工作方面的训练,不会填写报表,不会统计账目,也不懂如何做才能有效地将税赋从民间征收上来。

  即便有关心时务者,本质上也大多属于政论家与时评家,也就是嘴炮王者,而非经验丰富的行政官员。

  实在是这帮人烂泥扶不上墙,不得不依靠下面的胥吏帮助他完成这些事情。”

  老朱强势反腐导致江宁县县衙外的人皮稻草都没停下来。

  而且王布犁另外一层意思并没有说出来。

  朝廷为了让地方政务顺利运作,会有意识的培养一批施政经验丰富的胥吏群体,属实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了。

  朱元璋前期也并没有限制小吏当官,实在是缺乏有效的人才替他治理地方。

  但是他需要维持官员的权威,要不然人人就该有模有样的藐视上官,以下犯上的事情会越来越多。

  到时候危害的还得是他大明王朝的根基,这是他生气的点。

  现在王布犁给他摆事实,着实是让朱元璋再一次感到深深的无奈。

  不用儒家来控制那些读书人,难道还有其余法子来控制吗?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如此长的时间已经证明了,这套理论对于统治者是有利的。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强调了等级制度和尊卑关系,有利于统治者树立自己的权威。

  而且只保护阶层内成员的权力,不主张兼顾天下人的利益。

  你只有成为“阶层内成员”,才能获取好处。

  所以许多读书人都梦想着能够鲤鱼跃龙门。

  尤其是用科举这套制度把“读书人”给强行绑在这条路上。

  任你多有本事,没有金榜题名,那也无济于事。

  除非你能像黄巢那么厉害!

  然后在唐后各中央王朝,随着皇权的持续巩固和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