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六章_长寻坡[种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六章

  陈泽默的硕士延期了六年终于毕业了,这个时候,他的妹妹陈泽雨已经大学毕业进了农机厂,并很快升任小组长。

  毕业之后,陈泽默回国,此时他和徐国华已经成为逆变器行业里有名的科研青年人才,林林总总夺得三百多项专利,是农机厂发明专利最多的项目,因为这个从海城政府争取了不少补贴。

  这些补贴几乎都花在了购买实验器材上面,现在农机厂在海城单独建立了一个实验中心,里面的设备几乎跟欧美的没有代差,不少尖精端机器国内都少见,不光海城的高校偶尔过来借用机器,就连B市的大学也不例外。

  之前,黎阳跟着许琰老师蹭用实验室,蹭着蹭着人也跟着跑了,这回谭帅筑巢引凤,不单黎阳乖乖的回来,许琰老师和他的团队也都长时间的驻扎在这里。

  因为先发优势,农机厂的逆变器在国内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不管是所在的技术研究部门还是生产部门,工资和奖金都很丰厚。

  当然,农机和压缩机的销量也不错,只有黎阳现在投身的内燃机进展稍缓,不过总算还是按照研究计划在进行。

  陈泽默在国内呆了三个月又回了德国,农机厂在德国的实验室早就进入了正轨,每年送过去的几十名大学生在德国学习后,按照农机厂的需求,一部分回国,一部分留在德国实验室。

  同时,农机厂也向美国和日本派送员工学习,不过去这俩国家人数不多。

  随着农机厂越来越多的产品出口,农机厂和国外知名农机公司的竞争的舞台变的更大了。

  这场农机展参加的大多数是东南亚国家,这些国家普遍种植水稻,尤其是泰国,是重要的水稻出口国家,农业机械对他们很重要。

  因为泰国本国的农业机械水平很低,农机很多都靠进口,从前这些农机订单大都是日本的,今年则被海城农机厂狠狠的撕下了一大块。

  虽然份额比日本几家公司逊色一些,不过他们在这里耕耘这么多年,地位稳固,不是一时半会能撼动的了的,要徐徐图之。

  上个月,农机厂在泰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上,在拖拉机、插秧机、旋耕机和发电机组的销售上,和日本的农机公司进行了激烈的竞争。

  农机厂生产的第六代步行式插秧机和第七代乘坐式插秧机在泰国本地已经进行了三年的实验和销售,靠着轻便耐用的机器和信的过的质量,赢得了口碑。

  黎阳和谭帅一起参加了这次展会,还都分别驾驶农机厂的插秧机在泰国的田间劳作,签订合同的时候,俩人碰到了一个眼熟的日本人。

  这个人就是当年黎阳在实习的汽车公司里见过的日方代表伊藤太郎,他拒不承认钢材和铝数据造假,不光在黎阳和谭帅跟前叫嚣,还对当时合作关系的汽车公司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