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1章 峡谷_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体系也会转变为自有基地与农户制种相结合的模式。

  既带动了地方,同时抗风险能力也进一步提升。

  ……

  九泉市未开发利用的戈壁荒滩有2.16亿亩,占全市国土的绝大部分。

  其中有开发潜力的大约有近两百万亩。

  九泉人民也早已习惯了戈壁大漠的生活环境,偶尔也有发展戈壁设施农业的项目。

  无非就是搭建温室,在温室里用基质种蔬菜和果树,如今这也算不上多稀奇的事。

  严格来说并没有像政府吹的那么玄乎:戈壁变桑田,再造耕地。

  但如今,有一家企业却真这么做了,在戈壁上种树。

  虽然动起来的地块还很少,但这也引起了一阵轰动。

  市民路过时都会忍不住驻足眺望。

  原来这里碎石遍布,土壤贫瘠,植被稀疏,风沙走石更是常态。

  如今,却换了副姿态。

  风从祁连山深处吹来,拂过山脚下一眼难望到头的沙棘园。

  树苗很小,偶尔吹起得风沙更是让其格外的脆弱。

  但这却承载着希望。

  再度外出前,郭阳也来到了这片戈壁,看到的是一副忙碌的场景。

  原本高低起伏的戈壁滩已经变得平整,两台滚筒式捡石机仍在来回穿梭着捡拾大块的石头。

  捡石机不是郭阳曾经改造的那两台,是丰凯农机针对性的研发出来的,牵引的拖拉机也换成了猎豹220系列。

  块头大,马力十足,细小的砾石没有捡拾干净也无伤大雅,大块的捡走就算完成任务。

  挖机在开宽窄行的沟,滴灌浸湿土壤后,随后再进行挖坑栽苗。

  而在相邻的另一块地界,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矮小的沙棘林面对风沙,却拥有着所向披靡的生命力,浅埋的深黑色的滴灌带拉出一条条长龙。

  郭阳来到了育苗的温室,又一批扦插的沙棘苗芽头已经发了出来。

  而在温室外,停留着一辆大货车,戴着头巾的工人正忙着装苗木。

  郭阳笑道:“要不给我私人飞机上也装点,我顺路就带到阿尔泰去了。”

  谢时杰直愣愣的看着他,缓了一会儿才说道:“拉种子还可以,苗木还是算了,新买的飞机也可别弄坏了。”

  郭阳也只是开个玩笑,他还得先去民勤呢。

  “集团总部的位置选好了没,我觉得可以先审批申请用地了,周围的绿化环境也可以先搞起来。”

  谢时杰想了想,开口道:“靠河边的戈壁滩怎么样?”

  郭阳挑了挑眉,讨赖河河边是峡谷地形,多是一些悬崖峭壁。

  “合适吗?”

  “要不去看看?”

  “走。”

  没过多久,两人就拿到了讨赖河河边,实际上就是北大河,上游被称为讨赖河。

  流经祁连县、嘉峪关、九泉肃州区,最后流入下游金塔鸳鸯池等水库。

  讨赖河大峡谷是天然形成的,如同被刀劈斧砍过一样,峡谷两侧垂直陡峭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