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六十章 天地间的一把刀_宋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太后已颐养天年,赵颢怎么会与她有关,不用多想。时间差不多了,请那些朝臣入宫吧。”

  蔡卞看着章惇侧脸,明显看到了一抹厉色,心里暗惊,这章惇不会要对高太后出手吧?

  蔡卞连忙按住内心惊慌,甩掉这个念头,想了想,道:“是到政事堂,还是垂拱殿?”

  章惇脸角如刀削斧凿,淡淡道:“紫宸殿。”

  紫宸殿,是朝议的地方,最为庄重,在那宣读诏书,将是最为正式,肃重!

  蔡卞想了想,道:“好,我让人去通知。对了,御史台那边闹的有些凶,要不要弹压一下?”

  章惇心里早有计划,直接道:“先让他们蹦跶。我们今年要做的事情很多,打好基础,为明年的变法革新做准备。先去紫宸殿吧。”

  现在朝廷里都已有了共识,那就是,今年不会复起熙宁之法。

  蔡卞点头,道:“我去请苏相公。”

  章惇拿起赵煦的三道诏书,目中平静如常,迈步出门。

  慈宁殿内,高太后听到赵颢突然病倒,气的将桌上的茶杯扔了出去,在地上摔的粉碎。

  “蠢货!蠢货!自以为是的蠢货!”高太后怒骂,满脸铁青。

  周和立在一旁,心里暗自摇头。这位燕王为了躲开这个大理寺卿,还真是狠得下心。只是这么做,会更加令官家警惕,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

  高太后发泄一阵,左思右想,到底不能让赵颢这样下去,道:“去,将人接到慈宁殿来。朱太妃……我亲自过去!”

  周和吓了一跳,道:“娘娘,您亲自过去?”

  高太后什么时候这么低声下气过?

  高太后面色铁青,心里也是恼恨,摊上这么一个自以为是的儿子,她能有什么办法?眼睁睁看着他去死吗?

  紫宸殿内。

  此时林立着四十多人,因为赵煦的改制,有一大部分官员没了资格,比如原三省,三司衙门等的高官,加上三衙被赵煦压着,也没能上朝。

  所以,现在站在紫宸殿的,基本都是六部七寺以及御史台等的官员,其中大部分是章惇,蔡卞等举荐的新党,还有一些是赵煦亲自点名的。

  再有一些不在,出京在外比如杨畏,许将,李清臣等人。

  一众人立着,他们几乎都知道来这里的目的,神态相对轻松,彼此交头接耳的聊天。对于眼前的事情,他们只字不提,全部都是政务上的。

  不多久,苏颂,章惇,蔡卞三人从外面进来。

  “苏相公。”

  “章相公。”

  “章相公。”

  “章相公。”

  “蔡相公。”

  满殿人,齐齐问好。

  三人面无表情,走到最前面,抱着板笏而立。

  三人刚站好,沈琦就在禁卫的护送下,大步进来。

  沈琦作为中书舍人,随着改制,位置一再凸显,已不容忽视了。

  沈琦瞥了眼满朝的人,心里暗突,这还是他第一次站的这么前。

  “旨意下!”

  沈琦定定神,朗声道。

  “臣等接旨!”

  苏颂,章惇,蔡卞领着六部七寺等高官,整齐划一的抬手而拜。

  沈琦拿过一道圣旨,摊开后,又看了眼下面,沉声道:“朕绍膺骏命……奸佞叠出,恶事横行,不愿加罪,奈何天怒人怨……司马光,范百禄等倒行逆施,罪不容赦……”

  苏颂举着板笏,即便早就知道这旨意,听着还是压抑难受。

  最后一个了。

  苏颂心里这么叹,也有不少人冒出同样的想法。

  不提死去多年的司马光,范百禄一去,高太后垂帘听政的痕迹,基本上就被抹除的干净了。

  沈琦读完第一道,就拿出第二道。

  群臣依旧举着板笏,第一道与他们关系不大,是处置范百禄等人的。

  沈琦再次朗声道:“朕绍膺骏命……朝纲之坏,法纪之乱,始于佞臣,盛于庸碌……众臣无睹,难辞其咎。特旨警示,凡我大宋臣民,须恪尽职守,持身守正,知有所为有所不能为,逞凶弄权,肆意坏政……”

  不少人面色发紧,身形躬的更多了一些。

  /txt/120880/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书趣阁_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