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十七章 人心(求收藏~)_宋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似有话说。

  高太后目光审视着三人,忽然道:“老身累了,三位相公好好想想吧。”

  苏颂三人会意,连忙起身道:“臣等告退。”

  他们今天来,是代表朝廷确认太皇太后的‘安危’的,现在太皇太后对于软禁只字不提,他们要装聋作哑。

  当然,即便高太后提了,他们还得想办法装聋作哑。

  三人刚要走,高太后忽然又道:“子功相公,你留下。”

  子功,范百禄的字。之所以不叫范相公,大概是区别于范纯仁。

  苏颂与范纯仁看了眼高太后,没有说话,径直离开。

  范百禄有些意外,但还是应着,继续坐下。

  高太后看着他,神情越发感慨,道:“当初英宗与慈圣皇后嫌隙,卿家谏言英宗,慈圣皇后撤帘后,你又多有维护,卿家,老身也到了这个时候了。”

  范百禄双目微凝,拧着眉。

  高太后说的,其实就英宗年间的濮议事件,慈圣皇后就是曹太后。

  所谓的‘濮议’,就是关于英宗对他生父的称谓引起的。

  英宗是藩王过继,并非是仁宗亲子,养在膝下多年。继位后,他坚持称呼他父亲为‘皇考’,朝臣则极力反对。

  当时身为言官的范百禄更是言辞激烈,连连上书,天无二日,一个人怎么能有两个父亲?这违背礼法,是大不孝,何况是天下表率的皇帝!

  曹太后当然更不能忍,过继就要断绝那边一切的关系,你继承皇位,反而去认了亲父,那我与仁宗算什么?

  名分既定,内外有别,事关皇位,岂能妄动!

  于是乎,曹太后与朝臣们坚决反对,朝野山呼海啸。

  按理说,英宗应该退让,这确实违背礼法,外加曹太后与朝臣们的压力,刚刚登基,怎么能与天下人对抗?

  但英宗丝毫不退,他有他的考虑:第一,皇位的正统性问题。哪有藩王的儿子是皇帝的?所以,他称呼他亲爹,必须是‘皇考’,皇帝的儿子才能是皇帝!

  第二,就是礼法上的悖论。明明是亲爹,怎么能称呼为‘皇伯’,亲生父子反而成了外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个无可改变!亲爹都不认了,还算什么孝道?

  当然,也或许还有权力争斗以及父子感情之类。

  总之,这件事在当时的朝野引起巨大波澜,包括司马光等人在内,全力反对。最终两相争执不下,是韩琦与欧阳修从中穿插,令曹太后退让,英宗得以称呼他父亲为‘皇考’,这才算平息了这件事。

  曹太后撤帘还政后,看到机会的人,纷纷弹劾、攻击之前支持曹太后,反对英宗的朝臣,并且危及到了曹太后的地位。

  这个时候,之前反对英宗的范百禄,还是小小言官,公然上书,据理力争,在朝野颇为瞩目。

  作为英宗皇后的高太后,自然记忆犹新。

  高太后说这些话,其言自明。

  现在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