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78章 骨瓷的实验性烧制_冰岛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远东来的瓷器更是能换一船陶器了。

  奥拉夫自己不懂得烧制瓷器的技巧和知识,可是他知道如何烧制骨瓷。

  实际历史中等到1794年就会有英国人发明骨瓷,这种在黏土中掺杂动物骨粉然后烧制的瓷器,是西方人为了模仿东方瓷器而研制的技术,在当时算是一种新颖的制瓷技术,然后一套晶莹剔透的骨瓷在当时就卖到了天价,基本上接近了远东而来的薄胎瓷等高档瓷器。

  奥拉夫知道骨瓷就是普通黏土和高岭土以及骨粉混合后烧制的,第一次烧成陶器,然后上釉后烧制第二次就变成骨瓷了,只不过骨瓷在一百多年后新发明时的成功率极低。

  奥拉夫只知道一些理论,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有所遗漏,所以就把想法告诉了老盖尔德和六名烧陶匠,他们也是第一听说掺杂动物骨粉和白色的高岭土制作的陶器能够变成东方那美丽而昂贵的瓷器,这让他们都充满了干劲。

  在制造了上千个陶罐、陶盆、陶碗等工具后,学徒们逐渐掌握了技巧,然后六名烧陶工每天有两人知道学徒制造陶器,其余人在山脚另外制造了一个小型窑洞,然后研究起骨瓷的烧制。

  这六名烧陶匠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家乡的时候就是贵族老爷窑厂的熟练工,每年都能烧制上千个质量上乘的陶器,不管是技术还是手法都十分成熟。

  因此在得到了奥拉夫传授的骨瓷配方后很快就进入了试制环节,并且很快捏制好粗坯,然后细细雕琢拍打造型,最终烧制。

  不过骨瓷并不是知道了用黏土、瓷土和辜负混合就能制造成功的,如果随随便便就能制作成功,瓷器也不会成为中国几千年的一个文明象征,骨瓷也不会成为西方瓷器的代表性作品了。

  综合来说,不管哪一种瓷器,都是一种甚至多种文明集合的智慧结晶,是多少代人的努力摸索研究出的技术产品。

  奥拉夫在看到烧陶匠们接连的失败后也反思了自己的急功近利,然后勉励他们慢慢探索。

  时间很快进入到六月,经过二十多次的失败后,烧陶匠们终于在一炉开裂的陶器中找到了一个完整的器皿。

  这是一个一英尺直径,两英尺高的陶罐,造型是北欧传统风格,显得古朴原始,镌刻的花纹也是十字纹和狮鬃纹。

  传统的陶器是土黄色或者灰色,表面粗糙,如果在花纹上涂抹颜料就是一件不错的器皿了。

  而这种用骨粉等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烧制的陶器摸着却是光滑的,而凑近了看,质地还有些像白色石膏,但是硬度却远胜石膏。

  奥拉夫于是让烧陶匠们再调制釉水涂抹,然后第二次烧制后,这个罐子就和不同白瓷罐十分接近了,不管是外观还是手感都基本一致。

  奥拉夫拿起罐子放在炉火旁,火光透过罐子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