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0章 文兰是冰岛的基石_冰岛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快冰岛这片信息封闭的土地上就因为移民事件热闹了起来。

  不管是迁徙到文兰的丰厚条件还是受到“维京精神”的刺激和影响,广大的冰岛子民不像是之前因功得到了文兰土地奴隶的老爷们,穷苦几辈子的他们是真的心动了。

  各个村镇的桨首、生产队长很快就被手下想搬到文兰发展的子民“围追堵截”的报名,冰岛子民主动积极的响应迁徙文兰的号召,所有人都想到了,但是又没想到会如此成功。

  等到时间进入5月中旬,冰岛的五个维京雷当区内共有五千户,约两万人报名加入了迁徙大军。

  冰岛人们能彻底吃饱饭也就是哈达尔回到冰岛带领大家独立后的事情,满打满算也就是三年的光景,所以冰岛人口并没有增长太多,算上三年中大量涌现的新生儿跟文兰带来的黄维京人、白维京人也只增加了万人而已。

  七万多人的冰岛仍旧在欧洲是个地小人少的国家,可是两万冰岛维京人如果到了文兰却能够解决奥拉夫最大的困扰。

  大约两百多万接近三百万平方公里的文兰,由于大多土地都在寒冷的北方,所以一开始这片地区的印第安土著就不多,大约只有三十万左右。

  经过战争和屠杀后,等到奥拉夫统治了所有部族后,印第安土著只剩下不到二十万的数量,加上留守在文兰的维京人和契约白奴,以及因纽特奴隶,整个文兰的人口只有二十万左右。

  二十万人管理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根本就是无济于事,尤其是这二十万人中能作为管理者的仅有千分之一,这就代表了文兰的生产模式极度落后,发展速度也堪称龟速。

  以往文兰人口少,制度也是军管加奴隶制,只能保证基本有效的运转,奥拉夫以前也是准备安心发展个几十年,只是把文兰当成粮食、木材、糖浆、烈酒、瓷器等原材料和商品的供应基地。

  可是亲自挫败了丹麦对冰岛的第二次军事活动,又到德意志地区转了一圈,见识了古斯塔夫二世和华伦斯坦等大人物,奥拉夫已经不愿意等下了,他只想尽快增加文兰的人口,最终在文兰形成一套完整的社会制度和形态。

  这种制度是以冰岛维京人为核心塔顶,以土著出身和白奴出身的维京人为中层,对底层的契约白奴、印第安土著进行管理统治,从农业、工业、手工业等各个产业对人员进行分工,开发文兰的劳动力和资源,发展高效创收的产业,让文兰不仅是粮仓、皮库、糖厂、酒库,更是一个强大的国度。

  奥拉夫心中发展文兰的计划已经完善的十分周密了,解决文兰寒流或者冰岛灾民都只是一个由头,重点是他要想办法把冰岛维京人迁徙到文兰一万人以上,同时从德意志、英格兰、爱尔兰继续招揽失去了农田的农民,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