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七十六章 改良版发动机续完_神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实上,支持赵晏晏重新开一个涡轮轴发动机的项目,这是十分冒险的。

  不说在设计团队上需要的投资,设计过程中各种风洞优化各种方案的确定选择,这都需要极大的成本。

  不说设计本身,光是使用的材料上,成本就高到让人瞠目结舌。

  要知道,现在正义坊科技这款含铼高温合金的工艺流程还没有确定,只能实验室制备。

  之前投入的研发和试验成本,直接就是十亿起。

  单独制备的情况下,每一吨的材料费用恐怕都要超过几千万美金。

  光是材料费用,一台涡轮轴发动机的造价恐怕就超过了两千万美金,比两百万美元一台的黑鹰直升机发动机高出十倍。

  这还只是材料费用,胖子连提都没提加工费用。

  要知道,这款涡轮轴发动机的大部分叶轮,都是一体式的加工,在配套的3D打印技术还没有研发出来之前,就只有胖子一个人能够加工到这种精度。

  或许等到材料的生产工艺和3D打印技术完成之后,造价才能大幅度下降,但是目前两台测试原型机样品,算上研发成本投入是超过了十五亿人民币的。

  即便暂时来说最大头的材料费用目前还是正义坊科技垫付的,可国家总不能这么占企业的便宜吧,总归还是要付钱的,最多就是可以拖一段时间付而已。

  这还不算,国内已经另有一个涡轴9的同类型项目,重复上马,这可是研发大忌。

  能够在目前这种状况下,力排众议耗费巨资果断立项这款涡轮轴发动机,褚将军和总装的领导也是承担了巨大的压力的。

  一方面,他们是对赵晏晏和她的团队有信心,另一方面,还是因为郭泰来。

  一款船用涡轮发动机已经有成熟的产品,而且针对黑鹰发动机的优化原理经过讨论,有很大的可执行性,加上在加工方面连国内最厉害的数控加工中心都拍马不及的加工技术,让褚将军和总装领导有了强烈的定心丸,既然有这个可能,为什么不试试呢?

  总算是在顶着重重压力,各方质疑的情况下,项目生生的坚持了一年多的时间,在今年年底之前,得到了这个巨大的好消息。

  虽然场外试车还没有做,虽然运行寿命还没有标定,但是,按照目前的测试状况和赵晏晏对此的预估来看,初期达到上千小时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不过,这话还不敢对外说,只能靠着试车台持久试车来给出实际支持,赵晏晏在测试报告之后已经附上了后续的测试计划,下周开始将会进行五十小时连续长效试车。

  吃了一颗定心丸的同时,褚将军也不由的惊叹。

  国内又不是第一次自主生产航空发动机?

  每一次,不管是引进的还是自己设计的,最开始试车的时候,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从来没有过一次成功的时候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