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4章 辛弃疾入宋_启明11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价格差距大发其财,后来苏咏霖控制了海州以后也接下了这个赚钱的法门,继续贩卖私盐到南宋。

  苏咏霖控制中原之后进行了盐政改革,大幅度降低了盐的价格,提高了盐的质量,让盐成为家家户户都吃得起买得起的日常用品,且通过全面改组,降低了贩卖私盐到南宋的成本。

  在金国,贩卖私盐到南宋也是需要经过一些波折的,期间也有一些人从中抽成,间接提高了金国方面的成本,降低了利润。

  而苏咏霖一出手就把中间商全部干掉,自己来充当供货商和渠道商,全部一条龙服务,没有中间环节。

  如此一来,贩卖私盐给南宋就成为了官方控制的重要财政来源之一,给光复军和现在的明政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这笔收入能填充很多重要的支出需求。

  而且该说不说,就算光复军大发其财,从中赚取了高额利润,再加上南宋私盐贩子从中捞一笔,最后到卖给南宋百姓时,相比于南宋百姓吃的官盐,这个私盐的价格还是便宜了很多。

  便宜很多不说,质量还特别好,又白又细,完全不像官盐又黄又潮。

  所以尽管知道吃私盐很危险,万一被抓到后果很严重,但是南宋境内的民众还是愿意买走私来的明国盐吃,而不买官盐吃。

  由此可见南宋境内官盐的价格之高已经逼得很多人走投无路了,宁愿冒着生命危险吃私盐,也不要吃“安全的”官盐。

  本来,从海州卖到楚州,再由楚州方面的南宋私盐贩子们分卖到各地已经成了一条私盐贩售链条,大家各取所需,一起发财,你好我好大家好。

  但是之前一段时间,原本和海州方面贩盐队伍接洽的南宋经销商们纷纷消失不见了。

  林景春得知消息之后立刻指示人去调查,调查下来的情况是宋廷对楚州私盐市场进行了大整顿,甚至于把原来的楚州刺史都给拿下了,换上了新人。

  然后在老人们庇护下的楚州私盐系统已经彻底完蛋了,私盐贩子们死的死跑的跑,听说还有很多给诛灭了满门,死得非常惨。

  这样一来,原先老的私盐销售途径已经不能用了,新的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打通,于是海州这一块贩售私盐的收入暂时没有了。

  根据林景春的分析,南宋方面大概是已经完全不能忍受明国的私盐大量赚取本该属于他们的利润,但是又不敢明目张胆的和明国搞摩擦,只能暗戳戳的把自己人做掉,换一批人上来,以此断绝明国私盐的销路。

  他不敢和明国搞摩擦,但是能把自己家里这帮家贼干掉。

  除非明国明目张胆的帮这些家贼当家做主。

  明国大概也不会明目张胆的这样做,因为那太难看了。

  所以目前的局面就有点僵持,这个事情虽然不归郑成弘管,但是事关国家收入,他也不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