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92章 陆副使,这样的事情在南朝发生过吗_启明11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陛下已经开始为我们减负了,他免除了苛捐杂税,派人指导我们建立农会,不仅如此,还让农会里的指导员教我们认字。

  我们一边做农活,一边认字,不停地从指导员嘴里知道陛下获得了怎样的胜利,获得了什么样的功绩,于是就在陛下打败金主完颜亮的时候,我因为认字多,被指导员推荐加入当时的光复军,做了文职工作。

  再到后来,我在光复军工作的时候,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认了更多字,学习真正的书籍,这段过程大约两年吧,在此期间,我加入了复兴会,学到了更多东西,于是就在一年前,我被分配到了鸿胪寺办事。”

  陆游默默听完王祈所说的他的经历,似乎很是感慨。

  “王主事的学习一定非常认真吧?”

  “那是当然,我家往上数几代人,都是佃户,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从生到死都和土地打交道,从不曾离开家乡,也无法离开,就像是戴着沉重的枷锁一样,挣脱不开。

  后来,陛下来了,把我们身上的枷锁砸碎了,分配土地给我们,不仅如此,陛下还给了我们读书识字的机会,当时我懵懵懂懂,不知道这对于我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可是现在回过头来再去看当时,便能知道陛下到底施予我何等恩情,让一个佃农之子读书识字,现在还做了官,前后不过六年,仅仅六年时间,我便已经脱胎换骨,和过去全然不同,而如我这般的人,在大明不计其数。”

  王祈叹了口气,似是感慨似是自豪地询问道:“陆副使,这样的事情在南朝发生过吗?南朝有如我这样的佃农之子得以读书识字掌握学识,从而做官的吗?”

  陆游闻言,认真的想了想。

  从他过去将近四十年的生命历程所形成的记忆之中搜索相关信息。

  很可惜,根据大宋国的相关法律和政策,他搜索的内容无法显示。

  或许根本也没什么可以显示的。

  于是陆游只能情绪低沉的回答道:“不知道,或许发生过吧,或许从未发生过……”

  “我想大概是没有的。”

  王祈看着蒙学堂内认真写字的幼童们,开口道:“让一个人脱产读书需要支出的费用实在是太高了,就算是陛下也办不到一口气让他们所有人都能读书的地步。

  所以陛下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在幼童身上花钱,让幼童入学读书,掌握学识,其他农人能识字,掌握读写,也就差不多了,尽管如此,我也听说陛下为了办成这件事情花了多少钱。

  真金白银的往里砸啊,学堂,桌椅板凳,笔墨纸砚,识字的指导员,哪一样不要钱?一个村庄当然是便宜,可是一百个呢?一千个呢?一万个呢?多少钱啊?南朝朝廷愿意支出吗?”

  陆游没有回答。

  但是答案已经在他的心中了,非常明确,没有半点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