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5章_官路风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步步高升,仅凭一味地埋头苦干是远远不够的。

  钱三运知道,在江中省的官场,有着各种各样的小圈子,同学、战友、老乡、朋友等,为了某种目的聚在一起,互通有无。平时似乎无影无踪,关键时刻很起作用。

  “进班子不如进圈子”,“小舅子不如小圈子”,就是官场流行的说法,也是很多人在人事纷繁和升迁跌宕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

  小圈子的存在,源于个人和小团体私利。然而,存在即合理,要想在官场上有所作为,不结交圈子不是明智的做法,就像在官场上不站队一样。

  第二天一上班,钱三运就向胡若曦汇报了省能源集团投资建设电厂的相关事宜。他也说了自己巧遇省委党校老师操思丽以及王晓军任省能源集团董事长的事。当然,他并没有说明操思丽和王晓军是情人关系,而是说他们很熟悉,很可能是亲戚关系。

  出乎钱三运意外的是,胡若曦显得很淡定,并不有他想象中的激动与兴奋。

  胡若曦说:“三运,我以前和你提及过这个电厂项目。作为一县之长,我当然希望能将这个大项目引到青山,但是,其中困难重重,很多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钱三运说:“省能源集团董事长任省扶贫办主任时,我曾和他打过交道,现在可以再次和他打交道。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应该更顺利才是。”

  胡若曦淡然一笑道:“官场上的很多事错综复杂,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就拿王晓军来说,他为什么要帮助你?你可能会说,他和你的老师是亲戚但问题的关键是,仅凭这层关系,他就会不遗余力地帮你将电厂项目落户我们青山?”

  钱三运暗示道:“我的党校老师在王晓军那里是能说得上话的。”

  胡若曦摇头道:“王晓军就算是你老师的哥哥,他也没有理由帮这个大忙的。更何况,电厂项目最终花落谁家,王晓军说的可能并不算,背后还有更复杂的利益博弈。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最终的拍板人至少是副省级干部。”

  钱三运不解地问:“电厂选址最终还要副省级干部拍板?”

  胡若曦点头道:“是的,电厂总投资三四十亿,全部投产后,仅税收一块就有几个亿。你知道我们青山县一年的国地税收入有多少?才一个多亿。这电厂要是落户我们县,我们财政收入就能翻几番。有了钱,可以搞更多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完善了,招商引资就能上新台阶招商引资上新台阶,就能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财政收入又能有新的增长。总之,这是一个循环。”

  胡若曦顿了顿,接着说:“所以说,电厂这个项目我们还是要尽力争取,但要多条腿走路,既要与王晓军处好关系,又要向市委市政府积极争取,应该说,电厂项目如果确定落户云川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有相当大的言权的。此外,我们还尽可能地争取省领导的支持。”

  钱三运不得不佩服胡若曦缜密的思维和长远的目光,觉得自己看问题还是太简单,总觉得只要王晓军点头,一切万事大吉。殊不知,三四十亿元的项目投资和一千多万元的专项扶贫款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