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0 脱胎换骨_重装突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空降舱成功投递后,两架战机在大群小鱼舰的进攻下坠毁,成功达到目的的吕剑也不心疼,指挥舰队远离第四行星。

  不过舰队并没有返回原来的坐标,而是离开一段距离之后,持续关注第四行星。

  不得不说,581这颗恒星实在是太小了,格利泽581g,也就是第四行星与恒星间的距离只有个天文单位,大概七十个光秒,只有水星近曰点的一半儿不到。

  与恒星的距离太近不是什么好事,第四行星早就被恒星潮汐锁定,永远一面朝着恒星。由于大气的对流,第四行星的正背两面温差并不是很大,不过背面的温度较低,不利于风暴星真菌的生存,因此所有的空降舱全部扔在第四行星正面。

  正面的最高温度大约在七十度左右,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可是对真菌来说只能算恰到好处。

  背面的温度最低约零下四十几度,常年被冰雪覆盖。

  第四行星的晨昏圈自然环境最好,那里的原生生物群落也最集中,不过晨昏圈的温度也不是完全一致,赤道最热,纬度越高温度越低,两极则处于冰封状态。

  原生生物密度最高,最活跃的位置就在晨昏圈的赤道上,不过那里现在已经成了外骨人的大本营,到处是忙碌的外骨人。

  离开晨昏圈,大多数陆地原生物种止步于正面三分之一的位置上,不过不管地球还是第四行星,都不乏极限生物,高温只是令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却不是真的不毛之地。

  相比之下,第四行星背面的生物圈比正面繁盛得多,毕竟保暖比散热容易,生物对严寒环境的适应力远远超过炎热气候――无论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血液温度过高都不是什么好事,基本上离死不远。

  若是温度超过沸点血液沸腾……不用问,等不到那个时候,就已经死定了。

  据人类的研究,外骨人应该是恒温物种,远征军也一直没发现外骨人进入高温地区。

  但是这并不影响风暴真菌的传播,只要温度不降,真菌的活姓完全有保证,绒毛般的菌丝随风飘散,很快便进入外骨人控制的地区。

  而且随风而散不是唯一的传播渠道,外骨人也不是头一批受害者,生活在第四行星正面的极限生物才是第一波倒霉蛋,虽然耐热极限生物基本上都是小型甲壳类和爬行类生物,可是宿主的种类并不影响真菌的寄生。

  被寄生的生物将真菌带往四面八方,开始时还只是一小片区域,没多久,真菌便呈现几何级数暴发的趋势,无论植物和动物,都在真菌的感染范围之内。

  外骨人体表的骨甲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可活动的关节部位却不在保护范围之内,于是这些地方成了真菌的突破口,外骨人的关节位置开始渐渐长出细长的菌丝,乍一看,就像一帮原始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