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见招拆招_诛日之战汉武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根据地江北兵工厂高科技研究所武器试验场。

  曹焕文、张恺视线紧紧的聚焦在靶场内维修完善的**式中型坦克和宜城之战缴获的九七式中型坦克以及蒙古之战摧毁修复的T-4中型坦克。

  “嗤,嗤”耀眼的弹道尾痕在低平的空中拉出数道气浪,直线飞行后破甲弹撞击在**式和九七式中型坦克之上。

  猛然响起的轰爆声中火球瞬间自装甲部位迸溅膨胀而出,望远镜镜头中清晰的目视到迸溅飞射的防护装甲。

  “成功了,成功了”曹焕文、张恺身侧十多名军工技术人员欢呼雀跃。

  张恺和曹焕文眼角眉梢全是笑意,但两人持重。

  “检查破甲效果”曹焕文开口。

  早就等待的技术人员快速进入现场。

  0分钟后数据报告呈送到曹焕文、张恺手中。

  60米距离内**式中型坦克正面17mm装甲完全被击穿,可造成车体人人员百分之百的杀伤;九七式装甲坦克正面mm防护装甲击穿迸裂、侧翼防护装甲击穿、T-4正面防护装甲无恙。

  实验数据在张恺和曹焕文预料之中,苏军T-34中型坦克正面装甲有度的斜角,侧面49度,炮塔铸造为六角型,正面装甲厚度60毫米,车身的斜角一直延伸到炮塔,斜面装甲防护能力相当于90毫米,而49度斜角的侧面装甲也相当于54毫米,超出根据地自产第一代火箭筒破甲能力。

  能击穿日军**式和九七式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以唐宫、高科技武器研究所为主的联合研发团队在德国技术人员协助下克服了机械触发引信、火箭发动机、电点火具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在数次受挫后终于完成破甲能力达到50毫米的根据地‘飞弩’火箭筒研制。整个‘飞弩’火箭筒由发射筒、肩托、挡焰罩、护套、挡弹器、握把、瞄准具以及发射机构和保险装置等组成,可以发射破甲弹、燃烧弹、烟雾弹,总质量6千克,长1400mm,有效射程100米,最大射程180米,破甲厚度50,能够对日军大规模装备的九五式、**式坦克以及各种装甲汽车、运兵车造成致命性杀伤,可以侧面百分之百杀伤日军新式九七式中型坦克,足够有效缓解汉华军便携式反装甲武器不足难题。对于张恺、曹焕文而言‘41式飞弩’火箭筒的研制成功不仅仅是军队增加了一款反坦克利器,更意味着唐宫和高科技武器研究所在机械触发引信、火箭发动机、电点火具等技术领域的突破性进步。特别是火箭发动机技术层面的初探奥秘,直接决定了唐宫和高科技研究所对于火箭炮研制的进程,军队装备一小步的发展所带来的就是整个根据地技术领域一大步的跃进。

  “还是有点可惜,对T-4无能威力”张恺叹息一声。

  “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