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恶战在即_诛日之战汉武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朱赤和朱绍良不遗余力提供援助的还有汉华军迪化兵工厂。

  汉华军秦皇军工集团、汉武军工集团下设已生产的所有兵工厂中发展势头最为迅猛的就是迪化兵工厂。

  原因不难,首先是汉华军根据地各种技术类院校和大学已经开花结果的可以培养出大量优秀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输送向军工集团的科研、技术类人才专业技能远远超出汉华军军工产业雏形之时的资源力量。

  其次是输送到迪化兵工厂、飞机厂的都是最新型根据地自产和罗斯柴尔德家族购买的先进精密设备;

  再次是新疆原迪化兵工厂本身就有底蕴,而且新疆经汉华军输送以及自各个渠道周转而来有大量的犹太科学家,数不计数先前委身在苏联以及欧洲东部区域的犹太人自西伯利亚、里海、中东在重明鸟安排下抵达新疆并工作生活,所以新疆有汉华军安徽之外其他区域不具备的人才优势。

  最后就是新疆的资源,迪化兵工厂能利用新疆、青海、甘肃、外蒙所有已开发战略物资资源。

  人才济济,资源充沛,设备先进,新疆汉华军汉武军工集团生产首先爆发便水道渠成,也因为迪化兵工厂和飞机厂的产量节节高升,宁夏、哈萨克斯坦两线作战的火凤凰飞行师虽然战机折损严重但至始至终能第一时间得到补充始终有和苏军空军集团军对垒角逐的实力。

  先于装甲师、骑兵师、西北战备兵团步兵旅抵达武威的是迪化兵工厂生产的大量武器弹药。

  第八战区各集团军装备有新疆之战、外蒙之战结束后文建阳援助的大量苏式枪械,迪化兵工厂驰援的就是大量苏式自动武器,还是得益与文建阳、高传辉等人的先见之明,汉华军收复新疆,文建阳和方天浩等人研究苏式武器特征之后决定仿制苏式捷格加廖夫、PPSH-41冲锋枪,也就是这个决定外加第八集团军大量装备的苏式武器,迪化兵工厂开足马力日以续夜的生产之后将大量的苏式枪械弹药提供向武威。

  仿制意味着就有改进,迪化汉武兵工厂的改进就在于统一了枪械口径,实现了捷格加廖夫和ZB-6轻机枪,PPSH-41冲锋枪和汤姆逊冲锋枪子弹的口径统一。

  口径统一的背后就是第八战区各作战部队苏式、美式枪械后勤供应单一简单,而苏军即便能缴获熟悉的迪化产苏式轻机枪和冲锋枪,子弹也不能通用。

  随同枪械一起抵达运输到的是第八战区开战初期大量损失的炮兵装备,朱绍良急需的各种类型75口径火炮、掷弹筒、轻迫击炮和飞弩-1火箭筒。

  翁照恒也随同抵达武威负责指挥河西走廊一战空中调度协同作战。

  翁照恒压力不轻,掩护第八战区17集团军后撤和第四集团军、第七集团军层层阻击滞缓苏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