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五四章 退路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招降敌人也变得苛刻了不少。

  比如这一次,对平壤府城内的叛乱朝人兵马,除了可以免遭屠城之外,他没有给予任何其他的承诺。

  同时对于朝人开城投降,黄台吉却提了两个条件。

  一个是限定了投降的时间,限定第二天辰时之前开城投降,若不投降,城破后尽数处死。

  另一个则是要求降者剃发,凡不肯剃发而言降者,一律视为诈降,格杀勿论。

  黄台吉提出的这样两条要求以及相应的免遭屠城的承诺,当天傍晚就被辗转送到了沈氏兄弟的手中。

  别说他们两个原本就没有投降的意思,就算是偶尔有过这个念头,如今看了黄台吉派人射入城中的招降书信之后,他们也不可能会选择投降了。

  因为对于沈氏兄弟来说,他们并没有真到山穷水尽的时候。

  早在头一天,他们决定放出那些想要撤到南方去的百姓难民出城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想好了自己们的退路。

  这个退路,就是游弋海上的船队。

  并且早在清虏前锋兵抵达平壤府城外围之前,沈氏兄弟就已经派人跟林庆业联络上了。

  之所以允许城中那些意志不坚定的朝人官民百姓出逃,也是因为停泊在海上的船队运力有限,根本承担不了平壤府城多达数万的军民百姓。

  而且,那些不愿意跟随沈氏兄弟他们抗虏的朝人,将来到了金海镇那边,也是一个隐患。

  沈氏兄弟也是希望借着这个机会,留下一批意志坚定的朝人,将来把他们拉到金海镇那边去以后,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忠实部众。

  这样的话,将来他們不管是一直在杨振的手底下干,然后一直在金海镇效力,还是将来有一天带着兵马回到李朝这边来,他们都能混得开。

  所以,沈氏兄弟虽然守城抗虏为号召,带着几路义军兵马留在了平壤府城里,可是他们丝毫也没有死守的打算。

  只等时机成熟,就准备弃城逃走。

  只不过他们逃亡的方向,不是大同江对岸的黄海道,更不是汉阳城,而是准备从静海门出城往西,直奔林庆业他们的船队停泊之处。

  如今他们只是在等一个消息,也就是俞亮泰的船队抵达的消息。

  谷氄

  一旦金海东路水师营俞亮泰所率领的船队,从东江岛一带的驻地,来到了平壤府城以西的海岸上,那么沈氏兄弟就会毫不犹豫地带着人马开溜。

  就在头天夜里,允许难民百姓撤离平壤府城的同时,沈氏兄弟也派出了心腹亲信,携带信物和手书,按照之前的约定前去联络林庆业了。

  如果不出意外,今天夜里就能返回,到那时,自己们到底还守不守城,或者说守到什么时候,就都能确定下来了。

  也因此,沈氏兄弟在傍晚时接到城外清虏招降书信的时候,并不算是太慌张,只是一趟又一趟地派人到西门城上往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