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8.教科书上没教过_最终诊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知道虫媒传播不等于血液传播,和知道两者区别究竟在哪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虽然这位母亲问的内容是hiv,但决定问题的关键却在和hiv完全不相干的蚊子身上。要解释清楚那就需要从蚊子的口器构造和生活习性入手,慢慢地一步步讲解。

  面对之后那么多病人,祁镜没这种闲情逸致。

  说不清,那就如实写上诊疗经过的内容:已告知hiv非虫媒传染病,说明急诊检查有假阴性的可能,也阐述了检查本身对病人带来的心理压力,病人家属仍表示坚持检查......

  “签字吧。”

  祁镜把笔递了过去。

  母亲没犹豫,直接写上了自己的大名。祁镜也没犹豫,拿出传染病检测单,圈住了hiv检查项目,然后连带着病历记录册一起送回到她的手里。

  医生和病人有着巨大的理论知识差距,这种差距带来的是不同的医疗观念,只要对身体影响不大,就没必要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在别人身上。

  更何况全国上下那么多人生病,作为大三甲的门急诊医生一天要和几百号人交流,难免会遇到些奇葩。90%以上的人说不定这辈子就见这么一次,真要一个个去劝,神仙来了都得累死。

  既然对方不听,那祁镜也没必要去拦着。

  不过有时候,误区和所掌握的知识是成正比增长的,只有完全掌握所有知识后,那些误区才会得到解释。

  其实蚊子和hiv相关的这个问题深究起来,非传染科的医生比普通民众更迷茫。

  就像坐在祁镜对面的女医生,是内分泌科的主治,内科基本功非常扎实。但对一些临床不常见的传染病,她知道的并不比祁镜身边的这位实习生多多少。

  无非是因为多年来养成的好习惯,让她暂时抛掉了脑海里的求知欲,专注于眼前的病人。

  但实习生并没有这种技巧,自从那位母亲走了之后,脑子里就在想这件事儿。

  普通医学的传染教科书只会说哪些传染病由蚊子传播,哪些不是,并不会写明为什么是或者不是。

  为什么登革热病毒、乙脑病毒、疟原虫能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也能通过输血、污染针头之类造成感染。但到了乙肝、丙肝、hiv这儿,蚊子叮咬就不管用了,只能靠直接的血液传播才行。

  蚊子难道还挑食不成,对后三种病毒可以选择性拒绝?

  难道说蚊子体内有杀灭这些病毒的成分?

  想到这些,实习生仿佛打开了一扇新大门,感觉自己想到了人类研究的死角。如果按照这条路研究下去恐怕能发现一些惊人的答案,或许还会对人类对抗病毒做出重大贡献。

  想着想着他面前的电脑渐渐成了实验室里的高速离心机,病历记录册成了荧光显微镜,而手里抄的处方单则是自己的实验记录本....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