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5.追凶(7):照片_最终诊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临床上病人的症状非常多,但在成百上千的病原体面前,症状的数量就显得微不足道了,重叠和雷同是一定的。如果没有专业的细菌培养,那就真的和大海捞针一样,就是纯靠猜。

  传染病学家猜病原体就是靠既往的经验,看上去眼熟哪一个就先暂定哪一个,然后慢慢排除可能性。在这个方面完全是经验决定结果,当然翻车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其实很多细菌性脑膜炎都有神志不清、头晕头痛、腹部不适、超高的体温、迅速的病情发展速度等特点,不过能让结膜受累的却非常少见。

  当然,靠护士的描述和丁秀娟的体感很难确定结膜受累的性质。

  或许是病原菌完全不一样的另一种结膜炎,或许眼睛就是这次病人感染的第一站,又或许这真就和丁秀娟说的一样,只是自己苦多了闹的。

  不管事实如何,黄兴桦刚说出这些症状的时候,坐在车里的黄玉淮脑子里就蹦出了两个细菌。其中一个在很短暂的鉴别诊断中落选,剩下的另一个成了他首先怀疑的对象。

  能让他产生如此怀疑的一个靠的就是前些年处理过的两个案例,另一个就是已经被3i会议室里的祁镜和众多专家拼接完的病人症状。

  如此完整的症状表现加上之前的经验,让他有了明确的目标。

  不过这只是一个猜测而已,连雏形都算不上。

  黄玉淮现在没有确凿的临床证据,没有相对完整的传染链条,完全是他的一个猜测。而且他现在的注意力完全被那段寄生虫诊断的思路吸引了:“又是那小子?”

  “是啊,在寄生虫方面他还真是一绝。”

  黄兴桦苦笑了几声,不得不佩服道,“主病倒是没能断出来,反而先断出了这个偏症。正常的传染病医生,或许会去关心一下骨折,毕竟有骨骼感染破坏骨质的可能。但谁会在病情如此严重的背景下,去关心一个不小心摔倒的脱臼啊?”

  黄玉淮听着点了点头,不过传到了另一头却成了沉默。

  “爸,怎么了?”黄兴桦笑了起来,“是不是觉得这小子很有意思?”

  黄玉淮没回应,轻咳了两声道:“你还好意思说?当初让你不好好学寄生虫,现在一连两个病例都被年轻人抢先,丢不丢人?”

  “爸,寄生虫就那样了。”

  黄兴桦摇摇头,不得不跟着老头的思路重演了一遍早已在家里上演过上百次的画面:“我之前就说过,病毒才是微生物界里人类的最大敌人。去年的sars你也看到了,传染性、隐蔽性、症状发展的爆发性都是前所未见的。”

  黄玉淮虽然心里承认这个观点,但在他眼里,自己儿子却走了一条不够纯粹的“歪路”:“观点没错,但你路走窄了。”

  听到这儿,黄兴桦没敢再往下续话,因为再说下去就真的成了父子间的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