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熊勇的心结_最终诊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点早班下班,来接班的正好是陈霄和张杰义,一个消化住院,一个内分泌副高。纪清把病人的情况详细地说了一遍,然后又说了几人的讨论和判断结果。

  疾病受累最严重的就是肝脏,看上去偏向消化科。但reye综合征起病都很早,大都是孩子,陈霄从没接触过这类病人。

  然而一边的张杰义却是歪路子出身,虽说是全院最大的混子,但混子也非一无是处,也会有擅长和精通的地方。

  他年轻时来往于各科室之间,那时候分科没那么细,什么病人都得接,所以对这种病有些经验。

  张杰义对于代谢障碍有着自己一套办法,同时他也注意到了脑脊液压力中隐藏的不稳定因素,显出了一位副高该有的实力。

  “还是要防止脑疝发生。”

  “可是脑脊液压力190,还好吧。”

  张杰义摇摇头:“这种病人血压随时会掉,而且是在毫无诱因的情况下猛掉,血压一降,颅内压就会升高。这种病人最忌讳颅内高压,出现脑疝就拉不回来了。”

  “血压降低会增加颅内压?不会吧......”

  纪清不懂里面的意思,教科书上明明是反着说的。

  “相信我,以前见过一个高氨血症的病人就是这样,入院第三天血压骤降,收缩压跌破90。急救之后血压刚拉上去,紧接着就颅内压升高,直接脑疝,第二天就死了。”

  “诊断是什么?”

  “没来得及下诊断,进展太快。”

  张杰义理论基础不好,说不清病情发展前后的关系和理由。但那个病例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很清楚整个疾病的发展过程。

  下班时化验室出了脑脊液报告,正如祁镜猜测的那样,脑脊液除了压力略有些上升外,其他一切正常。

  看着张杰义推走准备进行影像学检查的病人,祁镜和纪清没什么办法。他们现在有另一项任务,需要尽快把病例汇报给几个正在参加大会诊的科室主任,让他们来进行下一步的判断。

  丹阳医院占地面积非常大,几乎用去了一整块大街区。

  靠向街道的是各种医学大楼,兼顾内外妇儿、门急诊、传染、肿瘤、康复以及各类检查。当然也包括了医学生的宿舍、教学楼、行政楼等等。

  而被这些大楼围在中央的,则是大片病人疗养所需的绿化地带。

  数条林间小道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指向同一个终点,那就是几年前刚翻新过的会议中心。

  1、2楼是开设各类学术讨论、病例研究等座谈会的场所。顶层三楼则是一个巨大的礼堂,200多个座位,常常用来开职工大会,有时也会有国际级的学科大牛在这儿演讲。

  单论规模,已经堪比电影院内的一座大影厅了。

  两点过后这儿就被熊勇包了场,摆放了几处设施,也给前来会诊的各科主任安排了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