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5.思维转折_最终诊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以前的国人眼里,米国各行各业都有足够的监管机制,又很理性,看上去整个考核唯才是举,非常公平。这也是撑起米国梦的基石,神圣不可撼动。

  但其实现实根本就不是这样,不是只有国内才讲人际关系,在国外,人脉反而更重要。

  就谁会希望在自己手下工作的是个来路不明的人,只要能力不差,知根知底肯定比陌生来得好。所以就出现了所谓“推荐信制度”,这也成了华国人来米国行医的最大障碍。

  没有推荐信,就算考过了前两阶段,也会因为信任上的问题倒在去第三阶段的路上。

  为了得到推荐信,许多想去米国行医的华人博士生、主治甚至主任医师,都会选择自降身份先扎进病房和实验室工作几年,等博得了别人的信任后再拿着推荐信去考最后的match。(1)

  因为米国不承认华国国内的硕士学位,所以两者互相叠加,那些年过30甚至临近40的医生们都会选择再考米国的医学硕士。

  反正都要先混上几年,还不如考个硕士增加自己考核的筹码。

  在米国医生执照的考试过程中,熟人关系肯定不是必须的,毕竟还有许多从零开始奋斗成功的案例。但如果放在了祁镜的计划里,时间比一切都来得更重要,熟人人脉关系的存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他来说,人脉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考恩特。

  如果没有考恩特的关系,祁镜在米国执业医师考试肯定没那么顺利。甚至连下发签证,也都因为考恩特的推荐信变得快了许多。在别人还在为match成功与否发愁的时候,祁镜就连拿到证书的时间都能轻松推断出来。

  当然,前提是他本人实力足够强到完成整个USMLE资格考试。

  考恩特的作用不可谓不大,按理说受了那么大恩惠,祁镜就该在老头手下乖乖工作一段时间。等过了match,再打拼个两三年就能拿到米国医师执照,到时候才需要考虑自己的计划。

  刚开始他确实是这么想的,证书颁发自有米国的规定,他人缘再厚也没法绕过去。再说真正的大决战还要十年才会到来,祁镜依然还有大把时间可以做准备。

  时间多也不代表可以荒废。

  之前的五年,他基本做到了一位普通临床医生所能做的最好。有了之前的基础,祁镜便开始着手计划。

  他手里有医院,有诊断部,有医学会认证的“周五黄昏”,有名下主攻疫苗的生物技术公司,更有捏着股份的医疗器械厂。只要他愿意,在接下去的时间里,绝对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武装出一家专供应付特大疫情的公共卫生中心。

  但等他得到了一定的影响力后,再回过神好好审视那次突然爆发的疫情,跳出了原先一线抢救病人的工作,视角不同,各中疑点也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