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6章 侧卫给八爷开路_大国战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者机组是韩红军和李梓辛。和SU-30MKK这些专业战斗轰炸机不同的是,坐后舱的是机长,等同于教员的位置。

  实际上两个机组的人员应该交叉一下,采取一老一新的方式,但是李战力推此类组合,认为这样更有利于战斗力的快速提升。

  聂剑锋等人对这次任务是心存疑惑的,飞行路线太奇怪了,而且在哪一段要在什么高度飞行等等,全都做了详细的要求,堪比民航的航路了。薛向东没有解释,他们就不能问,严格按照命令执行完成任务是第一位。

  如果他们知道有四架携带了PL-12C中距空空导弹的歼-8FR在屁股后面跟着,一定会吓得屁滚尿流。飞行员都恨不得脑后长眼睛的,对他们来说,敌人在后半球出现的话,意味着自己离战死不远了。

  在现代空战方式中,要消灭敌人就必须把机头对向目标。机载雷达也好空空导弹也罢,都做不到攻击身后的敌人。苏霍伊尝试过在超级侧卫的尾椎上安装后视雷达此举让许多人将会改变空战样式的原因就在此,而头盔瞄准离轴发射能力被视为杀手锏的原因同样在此。

  “两拐,看到地标了吗,你们要在地标的西侧飞,完毕。”塔台指挥员薛向东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聂剑锋回答,“我看到地标了,西侧飞,完毕。”

  两架SU-27UBK稍稍调整了航线,往西侧去了十几公里,差不多是贴近领空线飞行了。当然,这在战备巡逻的航路上。

  “乌指,夜鹰一号呼叫,请求上高度一万二开始高空侦察训练,完毕。”朱炜呼叫乌指。

  乌指回复很快,“夜鹰可以上高度一万二,可以开始高空侦察训练,完毕。”

  战术侦察编队同时拉起爬升,高度不断增加,但是他们的位置依然在聂剑锋等人的身后。他们很清楚两架SU-27UBK是在配合他们的侦察训练行动,但是那两架SU-27UBK是蒙在鼓里的。

  上级如此安排也是存了增加训练难度的心思。

  侧卫给八爷开路,这种场面倒也是少见得很。

  战术侦察机是要突入敌军纵深进行侦察活动的,执行的是高危任务,平时的训练越严格,打起仗来就越能轻松应对,可以担负更加艰巨的任务。

  四架歼-8FR战术侦察机解散了密集的战术纵队,变换成大间距的战术纵队,且按照高度差一千米呈由低到高进行排列。到了李战这里,他的海高是一万五千米,一览地球小。

  保持编队飞行了半个小时后,朱炜下达新的指令,“各机注意,纵队改横队,向右延伸,完毕。”

  第二架歼-8FR加速同时下高度与长机一致,随即是第三架,最后是李战,最终形成战术横队,像一道墙紧跟着两架SU-27UBK贴着领空线向南飞行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