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3章 座舱断电供氧故障_大国战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码能够看到地面的灯光,现在他根本看不到座舱外的任何情况,比之上一次更加的危险。

  执行完排查程序后,李战报告,“塔台,排查程序执行完了,没有结果。我判断应该是线路出了问题。”

  “其他系统正常吗?”老陈头问。

  李战不能动油门杆和操纵杆以及两舵,他回答,“感觉上战机姿态应该是正常的,推力很稳定。”

  如果是原来的老飞控系统,李战的手必须要一直握住操纵杆,通过不断的轻蹬方向舵让战机保持平飞,换了新飞控系统后,037号歼-7EGGH具备了自动配平功能,是三代机的明显特征。

  换言之,只要不出问题,李战不去动两杆两舵,战机会一直按照之前设定的航向航高航速飞,一直到燃油耗尽。

  这也是老陈头第一时间命令他双手双脚离杆离舵的原因。

  李战忽然皱了皱眉头,又报告,“塔台,申请下高度,供氧好像出问题了,氧气量在减少。”

  又是一个故障。

  六千米海高飞行没有氧气供应飞行员坚持不了多久。

  每次飞行前飞机都要加油加氧充电,氧气量大概是什么程度呢?拿歼-7来说,加一次氧连续飞一整天也不会到底,所以从来不会出现氧气不足的问题。氧气量减少的原因八成是发生了泄露或者泵故障。

  飞机没怎么飞,从厂家转场过来一直放着,彭楚彬机务组是的保养也很精心,原因应该不会是在机务那边。最关键的是座舱断电和供氧故障看上去是两种完全独立的故障种类,李战能够想到只有一种可能会把两者联系起来——和空速管故障一样,是高盐分环境下造成的线路故障。

  飞机也会水土不服。

  但是李战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老伙计可能不太行了。

  前前后后大改小改大修小修多少次李战已经数不清楚了,到现在基本看不出原来的样子,实际上主体结构依然是原来的老骨架。厂家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做这么大的改进无疑也是非常考验功力的事情,但是实际作战性能如何有待发掘。

  不管怎么样,先飞回去再说。

  只要发动机还能提供动力,只要机翼没断,李战就有把握把飞机开回去。

  老陈头对李战的请求马上做出了回应,“洞三拐下高度,俯角不要太大,听我指令恢复平飞,是否明白?”

  “洞三拐明白!”李战重新上手上脚,握住油门杆和操纵杆的时候才感觉到战机的控制权回到了自己的手上。

  他的动作很温柔,轻轻的蹬舵慢慢的推杆同时缓缓的向后收油门。俯角增大会增加速度,所以收油门这个动作必不可少。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李战不能让战机飞得太快,而且一架连续发生两种故障的战机继续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很高。

  塔台里气氛凝重,雷达员紧紧的盯着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