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三十七章 雨夜_全球影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私事私交,并且这其实是法蒂尼的一场赌博,一旦《流放》烂了,那他也是存在亏本的可能性的,所以合同放在这儿,以一个报以极大诚意的态度,签了也未尝不可。

  合同签完,被陆泽装进牛皮纸袋中,锁近了保险箱,唱机中播放的CD也即将播放到末尾,陆泽起身,在书架上重新拿下一本CD打开,刚想放进唱机,却被她突然打断。

  “老板,其实我也带了一本CD……就是很少见的那种,所以想请你一块听听,你别介意……”

  她是抱着纯粹分享的精神带着CD来的,所以很怕陆泽觉得是因为她觉得陆泽收藏的音乐不好听,才显得有些忐忑不安,实际上这很正常,拿出一些不错的小众作品来欣赏,也是一件很令人愉悦的事情。

  她把CD递过来,上面满是俄文,陆泽也认不出几个字来,接过来仔细端详一番,CD似乎有些年头了,外包装上满是划痕,翻过来看了一眼条形码下方的生产日期,一九八八年生产的,倒也不像是盗版光盘,估计是打口袋。

  打口带,就是国外卖不出去,统一处理的正版光碟,把外包装割个口子,保证不会二次流入市场,随后运往当年还不发达的华夏进行统一销毁。

  这些光碟虽然没有在国外进行二次贩卖,但却在销毁途中,被华夏一些拾荒者,或者专门做这个的小贩捡走,流进华夏的市场,成为最早一批出现在市面上的低价正版音乐光碟,直到如今,依旧可以在旧货市场上发现它们的身影。

  在国外,这些东西滞销,但在当初娱乐产业还不发达华夏却成为了香饽饽,被追求时髦的小年轻们买回去轮番欣赏,在某定程度上来讲,打口带是华夏早期很多音乐人的启蒙老师,包括很多知名摇滚乐队,都是听着打口带才走上的音乐路。

  而吕华在好几十年前,也曾做过苏连的垃圾处理,以至于在当时的吕华市面上,这种光碟曾经在吕华并不少见,什么披头士,ACDC,皇后乐队,等等CD,现在陆泽回家好好找找,估计还能翻出来几张。

  “打口带么?嗬,安东·鲁宾斯坦,他的CD可不好找了。”

  “老板你知道……?”

  若非这张光碟是荷兰的制片厂压制的,若非CD盒后面贴了张已经泛黄的英文便签,陆泽还真就不能从封面上看出这到底是谁的作品,这东西确实少见,陆泽也没有缘分碰到,没想到在她手里还有一本。

  并且安东·鲁宾斯坦虽然不至于没什么名气,但在如今的钢琴爱好者眼中,确实站不到世界钢琴史的一线钢琴家梯队中去。

  其中有很多原因,比如他的光芒一直被李斯特掩盖,又因作曲理念与当时集体不合,导致被不断的抨击,总之,他的一生并不顺,穷困潦倒时也没人伸手拉他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