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 剿匪大杀器_穿越之我是东北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30年代至1950年代的一种步兵用对地火炮。在日军内是作为大队支援火力,故称为“大队炮”。

  此炮全重只有吨,在运输上的要求很低,没有车辆的情况下,未经训练的畜力或人力都可以拖曳前进。在加上其可以分解运输,对战区的道路状况要求几乎是降到了最低点,可以说是一门真正可以无条件伴随步兵营作战的步兵炮。

  另外九二步炮也是一款非常矮小的火炮,全高只有62厘米,这还是包括防盾的高度。如果拆除防盾,全高会下降到50厘米左右——这个高度已经和重机枪差不多了。这意味着92式步兵炮可以很容易被隐藏。《团长》里面孟烦了对九二步炮有着深刻到近乎精辟的见解:“日本人的九二炮拆掉轮子和重机枪一样高,我们经常听得见炮声看不见炮,所以都管它叫鬼炮。”

  此外,解放战争中的“大炮上刺刀”战术也是对九二步炮性能的一次极限发挥,公斤的高爆弹抵近直轰的威力可想而知。

  不用说,这种穿越货肯定是我和朱诺两人共同完成的杰作了,为了和国际接轨,我甚至将原本别扭的70mm口径改成了符合潮流的75mm,威力更上一层楼。总而言之,九二步炮是在我还不能生产出大口径重炮之前的绝佳制式武器。

  “给我瞄准了轰他nnd。”连长冲着炮手嚷道,炮手则小心翼翼地利用炮管向着不远处的寨墙瞄准。土匪们的子弹全部集中射向这门步兵炮,官兵的炮都架起来了,不消灭它的话他们就有大麻烦了。听着子弹打在炮盾上叮叮当当直响,炮手的手心已经全部都是汗了,不仅是因为恐惧心理作祟,更多的是来自于不自信。因为这门炮送到前线还不超过半天,他们这个炮班也仅仅实操过一次,打不中的话就丢老脸了。

  “嗵、咻——”公斤的高爆弹脱膛而出,在一声尖啸中直奔土匪们据守的木制寨墙。轰隆一声巨响,寨墙碎屑、新下的初雪和土匪们的残肢断臂在爆炸和火光中四散飞舞,先前死死挡住这支剿匪部队的寨墙被轰开了一个大口子。

  “尖刀连已经撕开缺口了,命令他们立即占住缺口。二连迅速跟进,三连给我抄后路,迫击炮给我狠狠地打!”攻击这个土匪窝子的是一个整编团,在场的最高长官团长大人在望远镜中看到土匪的寨墙被轰开一个大口子之后立刻命令大部队进攻,同时迫击炮轰击支援。

  作为团属支援的迫击炮自然不能是60迫一类的小炮,36门82mm团属迫击炮向着200米外的土匪窝点火力全开。好吧,我想各位不用我说也能猜到了,没错,这种仿造87式82mm迫击炮的82迫自然也是朱诺提供的三份资料中的第二款大杀器。

  前面提到的九二步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