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贽_调教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勋章制度当然是随着军镇的制度化,近代化而必然出现的东西。

  大明的军人荣誉感,绝对需要这个东西来拔高,催化,使之变质。惟功看过戚继光的很多文稿,特别是他拿来鼓励麾下义乌新兵的那一段话。

  戚少保无疑是个诚恳的人,他的部下也是一群很朴实的农民和矿工组成的质朴的新兵。戚继光的话,有理有节,所以打动人心,加上训练和戚继光的天才指挥,戚家军百战百胜,终于威名赫赫。

  但戚家军只是如戚继光所说,激发天良,吃饷打仗,训练是为了在战场上保命,不然就太蠢了。

  或许这样的军队是封建时代军队的最高典范之一,但毫无疑问,戚继光的成就只局限于此,相比较而言,在他之前之后的同时代的欧洲,有古斯塔夫二世这样的更杰出的军事指挥家和更为精锐的军队,东西方这千年之间,中国自唐宋或是武力或是文明一直在领先,到目前来说,经济总量仍然领先,而很多东西,毫无疑问已经开始落后了。

  军事成就,亦是严重落后。

  惟功要扭转,就一定要做的比戚继光更好,更强,更为先进。

  迅速提升军人荣誉,先秦的授勋授爵给田也是华夏古典军国主义的最佳办法,但惟功现在走的路,显然更好,更为先进。

  一枚勋章挂在李达的身上,听着惟功对勋章的讲解,李达这样的钢铁般的汉子都是忍不住浑身颤抖,热泪长流。

  可想而知,这种荣誉对长久缺乏这种东西的大明军人和军户来说,是何等重要!

  甚至在场的很多军人,肯定愿意用性命和财富来换取李达此时的荣誉,有这样想法的人不仅会有,而且一定会有不少。

  哪怕是普通的士兵,获得三等勋章就等同千总资历,不仅仅是资历,而是武职会保到指挥佥事这四品职司,世职也有千户,一整套的待遇下来,一枚勋章不仅仅是荣誉,还有很多实质性的东西,可想而知,这东西会有多难得,又会使得人多么狂热的想去得到那么一枚。

  对勋章的制造也是极尽工本,全部是纯金打制,巧匠制造,光是本身的价值就已经十分昂贵,导致惟功对李达开起玩笑,叫他穷困时可莫拿去当了卖酒。

  至于获得的难度,则是每一次大规模的战事根据军事主管和士兵的表现,战绩,然后来确定下发的勋章数字,接着再评定最终能获得勋章的军官和士兵。

  这一次援沈战事打的很漂亮,斩首多,救助的百姓也多,使得辽阳镇在沈阳为核心的辽东地区也打开了局面,在未来的时间对沈阳等地的渗透和掌握会变的更容易……虽然如此,勋章下发也并不多,佟士禄这个带队军官就没有份,军官中只有马世龙有一枚三级优秀勋章,二级被李达得了,还有几个表现突出的士兵获得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