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三章 上奏_调教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巨变发生,就能看出人的城府和本事来。

  张居正端坐不动,除了眉毛微皱了几下外,几乎看不到任何情绪的波动。他现在的身份地位和权力,就算是皇帝突然驾崩了都没有什么,当年杨廷和做过的拥立皇帝的事他照做一次就是,肯定做的比当年杨廷和还要顺当的多。

  除此之外,实在想不到有什么事,能叫他为之动容。

  朱希忠亦是如此,在外间越来越吵闹的时候,老头子索性叫人送进两碗参汤来,他和张居正一人分了一碗,慢腾腾的喝着。

  张惟功开始觉得,自己这一晚上呆在成国公府,学到的东西太多了。

  “曾爷爷,是兵部派过的驿差!”

  “是哪里来的塘报?”

  “辽东!”

  “哦?”朱希忠放下小碗,皱眉道:“是六百里加急么?”

  “是的,分送通政司、兵部、内阁,还有咱们府中。”

  “驿差我不见了,着人将塘报取来。”

  所谓六百里加急,也是当时明朝最紧急的塘报里程,用这样的紧急驿差,只能说明是前方发生了最紧急的战事,否则的话,是不至于如此。

  朱希忠现在还是提督京营兵马的总理戎政,国朝柱石武臣班首,这样的紧急军报,当然是得送给他一份。

  很快的,染满了汗水,差点就浸湿透了的塘报被送了来,从外表上来看,已经是跑了有一些日子了。

  朱希忠不敢怠慢,立刻着人打开,瞄了一眼之后,脸色就变的十分难看,当即再递给张居正去看。

  “土蛮部犯边,众在二十万以上?”

  张居正一看之后,也是悚然动容。

  “除了辽镇总兵李成梁外,尚有辽东巡抚张学颜的奏报,说是虏势猖獗,前锋已经至大凌河一带。”

  张居正看完之后,立刻拱手告辞:“老国公,学生要告辞了。”

  “太岳请便,料来明早皇帝会派人垂询,老夫也要与人商量,如何回奏之事。”

  “是的,学生也是如此。”

  这几年,鞑靼各部渐渐消停下来,俺答汗垂垂老矣,其子黄台吉虽然雄才大略,但张居正等掌国者已经有分化之法,料来翻不起大浪来。

  惟有靠近辽镇的土蛮各部,这些年因为明朝的主要针对方向是榆林到蓟镇沿边的蒙古诸部,对土蛮部关注不够,从嘉靖末年,土蛮各部对明朝的骚扰就远远超过了其余蒙古各部,渐渐成为明朝这个时期最大的边患。

  李成梁能从世袭千户,短短时间升至总兵官,就是因为前两任辽东总兵都在与土蛮的战斗中不幸战死。

  张居正匆匆起身,沿着来路往外行去,朱希忠长子朱时泰,长孙朱应桢,重孙朱鼎臣,一门男丁数十人相送,张居正勉强挤出几分笑容,与众人道别。

  就在他上轿之时,又闻马蹄声响起,众人都是为之变色。俟众骑近时,才看到是乾清宫太监客用带着几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