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八十九章 准备_调教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任磊说的是实情,江南的风气向来就是团结一致赚外人的钱,自己的优秀子弟当官,然后利用官场资源提供便利,其实晋党也是这么干的,只是海贸大开之后,晋党在这事上头落了下风,现在晋党保留的地盘不过是北方的粮食贸易和在盐业上的布局,但也只停留在北方了,辽盐早就横扫半个多中国,除了北方的一些固定的产盐区和晋党的保留地盘外,更多的地盘早就被辽盐拿了下来。

  辽阳的盐业收入已经超过五百万,而且未来会越来越多,这些收入已经严重影响了淮扬盐业,对北方的盐场也有影响,但晋党已经是死老虎一只,要不然的话,这一次未必是江南那边先发动,而是晋商打头阵了。

  江南和辽阳的矛盾,最要紧的还是在贸易逆差上。

  辽阳除了银行业还有保险业,运输物流,光是这些就已经叫江南商人大出血了,而随着辽阳棉田的广阔种植,辽阳的纺织业已经发展极快,现在还只是内销,但相信很快就能横扫全国。

  对这些情况,江南那边敏感一些的肯定早就知道了,江南的丝业在辽阳卖不动,辽阳这边毕竟是平均气温较低的地方,又到了小冰期,比轻薄的丝绸更受欢迎的还是各‘色’皮货,现在地方富裕,徐光启曾经开玩笑说到了冬天,爬到四海银行楼顶往下一看,到处都象是有一群群貂啊狐狸啊走动,那些稍微讲究些的‘妇’人,冬天没有一身大‘毛’衣服就走不出家‘门’,丝制品就差点儿意思了。

  赫赫有名的松江布也打不开辽阳的市场,其余的江南特产,要么辽阳做的更好,要么不怎么受欢迎,南北货的‘交’流,南货商行更受欢迎的是日常用品,但这些日常用品更多的是农产品和初加工的货物,对那些江南的大家族来说,这些小生意他们根本看不上眼。

  辽阳的银行业对江南的放贷冲击也是极大,更多的中小商人选择到南京和苏州的四海银行的分行去存钱和贷款,使用的也是辽阳发布的银币和金币,这对江南的金融业是致命的打击。

  而辽阳的出产,不论是铁器还是盐,或是皮货,人参,东珠,这一类的货物,江南市场是有多少要多少,两边的贸易已经形成了巨大的贸易逆差,可想而知,在那边除了几家和辽阳关系极好的家族,比如宋家和李家之外,最多是在海外贸易上发财,相比于人心的贪‘欲’来说,这一点好处实在是太少了。

  “决裂既然事所必然,牢‘骚’话也不必多说,下一步怎么办,才是最要紧的。”惟功没有把自己的情绪过多起伏,江南的事说白了还是利益之争,任磊等人大骂江南那边人心狡诈,过河拆桥,见利忘义,其实这些话放在晋党上不是一样?与其愤怒,不如拿出一个切实的办法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