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六七章 寻师(二更)_宋时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尧卿松了一口气!

  他之所以对玉尹说那么多,便是希望能促成这件事。毕竟那位‘黄公子’并非一般人,可以说高家日后的荣华富贵,便寄托在那人身上。只要他伺候得‘黄公子’开心,日后便少不得荣华富贵;可如果失败了,而今虽未必会有事情,可是却难免落得个办事不利的口实。‘黄公子’对玉尹很满意,如果高尧卿把事情办砸了,黄公子可能不会对玉尹产生不满,但绝对会给高尧卿打上个‘无能’的烙印。

  小乙,真个是聪明人。

  父亲说的不错,小乙虽说被官家断了仕途,却不代表他这一世,都会蛰伏于市井。

  因为,他晓得轻重。

  有些人很聪明,却不知轻重,没有眼色,只知道一味刚强。

  这种人或许是能臣,甚至可以成为名臣,但绝对成不得宠臣,更不可能得到长久。

  只有聪明,分得轻重,知道什么时候该倔强,什么时候该低头的人,才能够飞黄腾达。

  玉尹不知道,他虽只答应下来,可是在高尧卿心里,份量却变得更重了!

  天将晚,高尧卿本打算留玉尹吃酒,却被拒绝。

  不是玉尹不愿意和他吃酒,而是晚上还要去流苏园,指点徐婆惜唱腔。徐婆惜的唱腔,已渐渐有了昆曲神髓。加之她从小学艺,虽则昆曲中唱念做打的功夫不得熟悉,可是只要稍稍点拨,便能理解贯通,甚至更演绎出属于她自己的风格。

  到了这一步,玉尹能够给徐婆惜的教导已经不多。

  不过徐婆惜还是坚持每天到流苏园学艺,其实这真实的用心,玉尹也不是不清楚。

  杨再兴!

  看徐婆惜的样子,似乎对杨再兴也颇有好感。

  内心里虽然对杨再兴和徐婆惜的未来不太看好,但玉尹还是愿意促成,并真诚祝福。

  东京的名利场太浮华。

  但愿得徐婆惜能够坚持下来,莫在名利场中迷失了本性。

  可要做到这一点,又何其困难?

  弯月如钩,悬于天际。

  初秋的月光有些清冷,让流苏园平添几分幽寂气息。

  远处,悠悠嵇琴声传来,伴随着徐婆惜曼妙婉约的割喉,回荡天际,久久不息。

  李师师闭着眼睛,侧耳倾听。

  封宜奴则轻轻抚掌,合着那拍子,颇为享受。

  水榭里还有一名男子,大约在四十出头的模样,相貌俊朗,更带着几分儒雅之气。

  琴声歌声,戛然而止。

  男子突然笑道:“娘子好眼力,这次潘楼能请来小乙助阵,端地是如虎添翼。

  这《牡丹亭》的本子极好,唱词甚美……若不是我知道是那玉小乙所作,甚至还以为,出自哪位大家之手。这东京市井中,竟藏着如此人物……可惜,真个可惜。”

  何以言‘可惜’?

  李师师和封宜奴心知肚明。

  玉尹辞了太乐署博士,也断了他日后前程。

  便是词曲再好,一辈子也就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