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1章 再遇柔福_宋时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名曰畿县;有人口四千户以上,称之为望县;三千户则换做紧县。三千户以下,两千户以上。唤之上县;两千户以下,千户之上,名为中县;凡人口不足五百户者,皆称之为下县。

  获鹿,位于真定府。

  而原先真定府指挥使张所。在年初时调回京师,为监察御史。

  从高尧卿话语中。玉尹听出了些许不屑之意。

  想想也是,当初李逸风出卖朋友,结果离开了东京。按道理说,似李逸风这种情况,能坐到小作口寨的知寨已了不得。可谁又想到,不足一年,他便坐到了一县主簿的位子。

  高尧卿面露不屑之色,说不得心中是万分嫉妒。

  李逸风能做到主簿的位子,少不得有其父李纲的照拂。想那李伯纪,不过是个没实权的太常少卿,却可以为李逸风安排前程。高尧卿的老爹高俅,可是实打实的殿前都太尉。论实权,论职位,绝不是李纲可以相提并论,但高尧卿却要留在东京,苦读太学,寻求出身……偏偏,人们对李纲的赞誉,远远高过于高俅。

  朱绚一脸漠然,“三郎何必如此。

  你两位哥哥,而今都已出仕,若你再身居高位,只怕高太尉那边,更不好做人。”

  高尧卿哼了一声,没有回答。

  可是从这短短几句对话中,玉尹还是听出了一些端倪。

  高俅而今的日子,怕是不太好过!

  “对了,报馆那边,而今如何?”

  “报馆甚好,一切照旧……从年初后,周刊的刊印数已经到了五万份,每份市面上出售十文,倒也不必担心。只是正月以来,京城里多了三五家报馆,不断在和我们作对,还拉走不少的客人。如高阳正店等几家酒楼,已转投他家,利润却减少了一些。

  不过小乙放心,虽走了些客人,却无碍大局。

  那些报馆也多是有来历,所以太子那边,也不好有许多动作。”

  玉尹点点头,没有做声。

  这种情况,在他意料之中……北宋是一个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时代,不可能把这话语权,完全垄断与皇室手中。所以,那些士大夫们,早晚会插手涉足其中。

  “那几家报馆,都刊载些什么文章?”

  “各有不同……如大宋观察周刊和大宋评论周刊虽说都是刊载时局,但态度截然相反。观察周刊是坚决主战,其读者多是太学和武学学子,以及一些京城清流。

  每七日发行一次,每次的数量大约在三五千之数。

  我听说,这观察周刊是纯粹的邸报,不接受任何资助,全凭那些人,还有一些读者的支持;倒是那评论周刊做的风生水起,颇有些模仿我等的意思。高阳正店几家客人,便是被他们拉拢过去。每期刊印数量,在两万左右,影响力高于观察周刊。”

  议和派,多唯利是图者。

  甚至从某方面来说。他们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远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