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七章 声名鹊起(下)求推荐票!!!_宋时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产生于晋朝。而最早的文字记载,则出于初唐梁载言所撰《十道四番志》。到晚唐时,张读所撰《宣室志》,有做了文学性渲染。

  这故事成熟于宋代,特别是南宋时期。

  不过其雏形,在北宋已经出现,在坊市中也有一定程度的描述。玉尹不怕马娘子她们去查找,因为他言之有物。更不要说,那马娘子和冯筝,都是感性女子。对于这悲戚的爱情故事,全然没有丝毫抵抗能力。

  等玉尹说完,两个女人,是泪流满面。

  “如此凄美故事,若非小乙说,险些错过。”

  “小乙大才,还请满饮此杯。”

  冯筝举起酒杯,递上去。

  那杯口处,还有一抹唇形红晕。

  白世明面色铁青,但又不敢发作。只能恶狠狠瞪着玉尹……因为那酒盅,是冯筝刚刚用过。

  玉尹并未留意,道了声谢,一饮而尽。

  却不知那冯筝一双勾魂夺魄的眸子,此时秋波荡漾,柔情万种。

  马娘子好半晌,才算稳住情绪。

  “小乙,这曲谱,自家要了。”

  “啊?”

  马娘子笑道:“冯筝琴艺歌喉皆出众,却苦于没有好谱子。

  所以自家想买下这曲谱,不知小乙可愿割爱?至于价钱,小乙勿担心。

  此前李师师曾说,小乙此曲,当值千金。

  这样吧,自家一千五百贯买下了……不知小乙,何时能写出曲谱来呢?”

  一千五百贯?

  玉尹脑袋嗡的一声响,有些懵了!

  二泉映月,才卖出十六贯。当时那个叫莫言的人说,梁祝价值千贯,玉尹还有些不太相信。没想到,没想到……

  玉尹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马娘子见他不说话,便又开口道:“若小乙觉得少了,便两千贯如何?”

  一旁周良,倒吸一口凉气!

  两千贯,什么概念?

  也许在那些达官贵人眼中,两千贯算不得多。可是于市井小民而言,两千贯无异于一笔天文数字。而在玉尹来说,两千贯……他就可以去买了一副好琴。市面上的玲珑琴,也不过八百到一千贯。这,这,这真个是一笔巨款。

  不过这曲谱,却不好写。

  玉尹上次使得,是后世管弦乐曲谱。

  如果演化成为适合于这个时代的曲谱,却要费些心思。

  想到这里,玉尹沉吟一下道:“曲谱倒还容易,可若编排的好,只怕要两个月。”

  白世明忍不住道:“我只要曲谱,至于编排,我自会找人,无需你费心。”

  言语中,颇有不屑之意。

  你使得好琴,却未必能编排好曲谱。

  很明显,这是一出戏……马娘子要的是曲谱,而非是玉尹编排。

  玉尹脸色,随之一变。

  “世明,如何说话,还不向小乙道歉。”

  “我……”

  白世明很不情愿,可是在马娘子的目光下,却又不敢反抗,只好起身道歉。

  马娘子说:“小乙只需把曲谱写出便好。”

  不让我编排?

  那正好,我还省的麻烦!

  玉尹也有些不太高兴,于是起身一拱手,“既然如此,二十天内,小底完成。”

  “甚好,这里有一纸契约,小乙可以看一下,若同意,咱们就敲定此事。到时候小乙一手交曲谱,一手取钱。自家对小乙这曲子,也好奇的紧。”

  马娘子说罢,掩嘴笑了。

  然而玉尹心里,却总有些不快。

  他拿起契约,仔仔细细看了一回。毕竟此前有过教训,这一次他更加小心。

  也好,一手交钱,一手交谱。

  这回合作好了,也算了一桩心事。

  从此我和你白矾楼,没有那许多纠葛,只剩下生意上的勾当,大家都能爽快。

  想到这里,玉尹二话不说,提笔便签字画押。

  “小乙还有事情,先告辞了……”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