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章 律法扩张_回到原始社会当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昊婚姻法、太昊刑法、太昊的长老与族长选举法是两族要学习的重心。我让宗庙的礼部长老把已经铸在青铜上地太昊律法阳文拓印下来。送给了每一个外族城主代表一份,并向姜氏和公孙氏各派遣了六名诸部长老代表,由他们去做太昊的律法解释工作。

  新房子里的巨大客厅起到了应有地作用,只是对太昊学校的教学有一点点干扰,学生们喜欢看着这些客人们坐着太昊牛车来来往往。

  送走了这些客人,我总算是有了一点时间,可以安排一点自己地事情,特别是从欧且带回来的稻种应该还可以种一季吧,这不过才6月初啊。

  从欧且回来的两名战士带了一些族人在城外负责开垦一点稻田。大约也就20来亩,我已经没有必要参加这样的前期工作了,到了太昊。人力已经不是问题。

  梅梅忙于接手梓烨的蜜蜂养殖业,学着穿上麻布防护衣却收取蜜蜂。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以前梓烨还不太热衷于扩大规模,只是由于蜂群的扩大而不得不多做一些蜂箱,但梅梅就不同了,她一开始就拿出大把铜币,让土鲁给她做多一倍的蜂箱,这让我看到了一对母女血液里的经济基因遗传逆向表现。我们家的蜜蜂养殖注定要发展状大了!

  我则利用这难得的空闲,去和土鲁讨论技术上的问题。我的新房是土鲁领导下的匠作区在建筑上的集中体现,甚至土鲁自己家的建筑风格也几乎一样,看来这些技术已经在太昊的高端建筑中得到了体现,许多在造船中创造出来的紧密连接和防漏技术已经在太昊的建筑中得到应用,这也得益于太昊城和诸码头之间的频繁人员往来。

  此时太昊的青铜业已经比较发达,宗庙内随时都有近百吨铜锭,所以土鲁的青铜铸造和冶炼业也有了长足发展,城内太昊牛车的数量已经超过300辆,哪怕最小的部族也已经拥有至少5辆以上的牛车,而且铜车的车轴部分已经采用了严格的转模工艺铸造,尺寸精度和圆度都有较大提高,除了大半牛车用于农业生产外,至少有80辆牛车是用于族长、长老以及其他有重要事务的族人交通所用,甚至由匠作区成立了一个最简单的租车行,连“驾驶员”一起租一天才15个铜币,价廉物美,深受族人喜爱。

  目前城际长途运输中,牛车绝对适合大宗物资的运输,但专门用于载人的轻型长途车辆却还是一个空白,长老和城主们往返诸城间最快的方式是骑马,却不是很适合年长的长老或者妇孺。所以我跟土鲁讨论的是,怎么样把牛车改进一下,强化结构,改善减振,加固车轮,制造用于城际长途运输所用的马车!

  车轮的改造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在整个车轮上采用青铜铸造,外部用较软质的木材包上,这样既坚固又有一定的减振效果,但车身的减振则为难了很多,因为还没有弹簧和减振板。青铜里面即使是最具韧性的那种,也绝对无法用于制作板簧,那东西实在经不起长途的颠簸。

  一边让族人育秧,另一边我就和土鲁钻研这个减振问题。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