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二章 - 黎族新路_回到原始社会当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完整铸造的带辐条的青铜车轮在软木扳地保护下没有任何损伤!

  石头城的黎族人热情地接待了我和土鲁,他们的长老已经参加过了太昊的盛大婚礼,知道我返回太昊有些时日了。所以对我的来访并不感到意外,倒是石头城的现状让我有些感慨!

  当年在姜由的努力下,从大草原和周边的丛林中找到的由族各部一度曾经达到近5000人的规模。却由于在对待姜氏地认同上出现了问题。兄弟部族间反目成仇,最后导致姜由最不愿看到的黎族分裂。

  1000多黎族人迁往现在的大方城附近,或者干脆已经又再次搬迁进了大方城。与相当一部分由族人住在一起。另有2000多人随姜由到了牛神山下,成为姜氏“不是宗族的宗族”,或者“宗族里面的宗族”,在那边享有比原来的炎族更高的地位,也成为姜由在牛神山的贴身嫡系。

  剩下在石头城的黎族人则陷入了两难。

  黎族经历百年离散。好不容易才有了安身立命之所。留下来的族人一是感慨于建城之艰,二是实在对姜氏各部当年对由族地不公难以释怀。不愿到牛神山下去与其他姜氏诸部共处,第三也不愿意到南方,明目张胆地与姜由为敌,虽然姜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与南方的由族达成了一定的“互不干涉”默契,但毕竟曾经发生的一战在姜由和由族间种下了了不信任地种子。

  所以这1000多人就只好“假借”着姜由“托付给太昊族长”的名义。继续在太昊的地盘内安逸地生活。

  说实在的,当初我制订减税政策时,也考虑到了石头城的特殊情况,所以才规定20里外种的粟可以不纳税,以免在黎族地管理上出现与姜由之间的重叠。

  但姜由这些年来似乎又真的放弃了对黎族的石头城管理,只是黎族还做到了每年派遣长老代表到牛神山下祭祀而已。

  不过黎族与太昊城之间的联系就紧密得多了,从城里城外不断进出的牛车就可见一斑。城中虽然还保留了当年姜由的建筑风格,但太昊风格的粉墙黛瓦也不鲜见。黎族人的生活方式,包括他们的生活用具,都与太昊城中的族人相差不远,而与牛神山下的姜氏诸部在生活水平上的距离就远得多了。

  “黎丘代表黎族人,欢迎太昊族长到来!”

  黎族的大长老听到了消息,带着族中的长老们迎出了黎族宗庙。

  进入宗庙以后,入目的一面墨龙旗让我悚然一惊。是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在牛神的石像上方,会悬有一面墨龙旗?

  “此事已经与太昊诸长老们商议妥当,从今年起,黎族将按人口多少。按年向太昊宗庙献礼!并已经派遣长老前往牛神山下告知姜氏族长!”黎丘看我不解的样子。在我边上恭敬地解释道。

  难怪我并不知道这件事!

  凡是愿意加入到太昊诸城管理的城主和长老代表团,都不需要向我作特别的说明,只有代表姜氏和公孙氏的城主才来向我说明,估计也有征求我意见的成份在里面。

  当初这些外族城中就没有石头城!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