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百三十二章 1942年编制_辛亥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且还是和装甲师一样规模的坦克营,一个师就要七十多辆,这一百个师就要七千多辆,这么多坦克你们陆军准备上那找去莫非陆军是打算把现有的各个独立坦克团或者几个装甲师都拆了,然后抽调坦克补充到步兵师里头”

  陈敬云看到这份编制表的第一眼就觉得,这份编制表虽然看起来很优秀,但是真的要做起来难度是非常大的,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新编制的实施提高了部队的装备水平,但是也要求着国内工业能够提供这些装备啊。

  面对陈敬云的这些问题,陈仪和蒋方震两人却是早有准备的,当即陈仪就道:“对于新编制所带来的各项装备要求,参谋部的意思是分期实施,第一期计划以陆军五十三个常备步兵师为主,力争把这五十三个师打造为我军最精锐之部队。而番号在六十七以后的部队则是先进行人员上的整编,所需装备则可以缓一缓,可以先用旧式装备,等国内工业产能缓过来后再全面换装。另外常备师换装后淘汰下来的大量七十五毫米步兵炮和37毫米反坦克炮等旧式装备可以用于二线部队的扩张,目前我军的扩张速度比较快,现在师级部队已经有一百二十个,此外还有大量的独立守备部队,众多的二线部队也都需要大量的武器装备。”

  中国陆军的体制中是有野战部队和守备部队之分,然而到了战争时期后,很多守备部队也大量进入战区,比如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驻防的守备部队也是频繁和当地游击队之类的发生小规模战斗,这些守备部队同样需要大量装备的。

  偌大一个中国陆军里头,实际真正的精锐野战部队还是战前组建的那些常备师,包括十三个机械化步兵师、十三个装甲师、五十三个步兵师以及若干独立团、营部队。后续动员期间新建的部队,不管是在军官素质上还是士兵素质上都差一些,同样的装备上也逊色很多,后面扩军期间的部队建军期间由于军工生产一时间也难以跟的上来,所以被迫大量采用库存以及退役装备。

  如果说这一次的新编制改革分成多期,而第一期只限于战前常备部队的话,陈敬云想着咬咬牙应该能够撑过去。

  所以也就是点点头:“这方面涉及到过工业部门,我问问工业部门那边的意见,如果国内生产能够跟得上来那么就实施,不过也得留个预备,你们再计划弄一份备用编制计划”

  陈敬云让他们退下了后,很快就是找到了政府方面的人,政务院院长马寅初、财政部总长吴岩清、经济发展司的刘大均都是被他叫了过来,张口第一句就是:“陆军那边近期要进行编制上的改革,需要大量的新式装备。而这就需要国内工业的大力配合了。”

  眼前这几个人就是目前中国战时经济的主要负责人了,他们负责调控国内的各项生产,然后满足军方以及民间的各种需求。

  马寅初道:“要新式装备的话,不知道要多少”

  陈敬云把手中的编制表递了过去:“需要的数量还是比较多的,国内的工业部门还得配合陆军方面做好工作”

  辛亥大军阀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